四月走苏北:淮安河下古镇

标签:
估衣街梁红玉祠石板路文楼闻思寺 |
分类: 江苏上海 |
吴承恩故居就在淮安的河下古镇,来的时候特地预定了周边的酒店,方便游览。上午在淮阴清江,午后一条大路通往淮安老县城。还没进市中心,河下古镇先到了,办妥入住,就来到吴承恩故居,想不到网购的门票有时间要求,只好先到古镇溜达。
只有走入了估衣街,还有当年的样子,据说是淮安保留最好的历史街区。据说这里80%以上的民居系民国以前的砖木结构,清代以前的建筑占70%以上,石板路面占90%。

河下古镇位于淮安区西北隅,古邗沟入淮处的古末口,说起历史,也有两千年。可惜太早的都不见踪影,可见的都是距今不过两三百年。

古镇可以看的是“一河二街五景”,目前已具规模。老字号一一亮出招牌,

大中午的游人不多,或许还没到旅游旺季。

过了这座程公桥,是新建的仿古式景区。
精心打造的场地,有景观,有设计,有特色商店,大多还没进驻。

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也还等待游客的到来。

戏台,也搭好了。


一一略过,都还没开张。


梁红玉祠,出现在眼前。梁红玉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韩世忠原配白氏死后成为他的正妻。
梁红玉祠屡毁屡修,新祠庭院四面有围墙,大门朝南,门头上为我国已故著名女书法家萧娴所书“梁红玉祠”四个大字。庭院中遍植松柏花木。殿中神台上置梁红玉戎装佩剑塑像,神采飘逸,英姿飒爽。塑像两侧为当代书法家杨修品所书“也是红妆翠袖,然而青史丹心”的对联。

梁红玉于建炎三年(1129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1130年)黄天荡之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所以,古镇在这里重现了梁红玉的英姿。

宋金形成对峙局面,淮河流域成了前线。所说的黄天荡,不在淮安,而是在南京东北靠长江的部分。

傍晚时分,再来古镇,已经是华灯初上。


水龙局,就是早期的救火队,这样的机构,大约在晚清设立。

长长的石板路,才有想当年的韵味。

这里有间著名的文楼,河下是淮扬名菜第一镇,历代是个消费古镇,富人多,食客多。所以厨艺大师就发明了各种菜肴来满足富人的要求。而文楼蟹黄汤包,文楼涨蛋据说是淮扬菜的其中代表。

我来这里,算是路过,不是为了所谓正宗的淮扬菜。
只有走入了估衣街,还有当年的样子,据说是淮安保留最好的历史街区。据说这里80%以上的民居系民国以前的砖木结构,清代以前的建筑占70%以上,石板路面占90%。

河下古镇位于淮安区西北隅,古邗沟入淮处的古末口,说起历史,也有两千年。可惜太早的都不见踪影,可见的都是距今不过两三百年。

古镇可以看的是“一河二街五景”,目前已具规模。老字号一一亮出招牌,

大中午的游人不多,或许还没到旅游旺季。

过了这座程公桥,是新建的仿古式景区。

精心打造的场地,有景观,有设计,有特色商店,大多还没进驻。

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也还等待游客的到来。

戏台,也搭好了。


一一略过,都还没开张。


梁红玉祠,出现在眼前。梁红玉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韩世忠原配白氏死后成为他的正妻。

梁红玉祠屡毁屡修,新祠庭院四面有围墙,大门朝南,门头上为我国已故著名女书法家萧娴所书“梁红玉祠”四个大字。庭院中遍植松柏花木。殿中神台上置梁红玉戎装佩剑塑像,神采飘逸,英姿飒爽。塑像两侧为当代书法家杨修品所书“也是红妆翠袖,然而青史丹心”的对联。

梁红玉于建炎三年(1129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1130年)黄天荡之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所以,古镇在这里重现了梁红玉的英姿。

宋金形成对峙局面,淮河流域成了前线。所说的黄天荡,不在淮安,而是在南京东北靠长江的部分。

傍晚时分,再来古镇,已经是华灯初上。


水龙局,就是早期的救火队,这样的机构,大约在晚清设立。

长长的石板路,才有想当年的韵味。

这里有间著名的文楼,河下是淮扬名菜第一镇,历代是个消费古镇,富人多,食客多。所以厨艺大师就发明了各种菜肴来满足富人的要求。而文楼蟹黄汤包,文楼涨蛋据说是淮扬菜的其中代表。

我来这里,算是路过,不是为了所谓正宗的淮扬菜。

就因为这幅对联,大小姐 上河下
坐北朝南吃东西。只有上联,没有下联,说是绝对,里面把人物、地名、大小、上下、东西、南北都包括了,所以数百年来竟无人以对。

这里还是技工学校的淮扬菜研究所。瞧这对联:文友文心文趣,宜酒宜诗宜茶。


这里还有一座清真饭馆旧址,还成了文物。

普通人家的对联,也够有文化的。

太阳西下时分,居然也没几个人走动。

河下老灶,因为老板不在,居然把我的团购单子给取消了,就我的脾气,你不按原来的承诺,我就不给你生意,但还是有人生了一肚子的气。

来到里运河的东堤,太阳将要沉入大地。


沿着东堤东去,那里还有枚亭、漂母祠等,古枚里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枚乘,枚皋父子的故里,是淮安的古老历史文化遗迹之一,但现在可看不到什么。至于大将军韩信,其故里在码头镇,为什么漂母祠建在这一带,不解。


这里还是技工学校的淮扬菜研究所。瞧这对联:文友文心文趣,宜酒宜诗宜茶。


这里还有一座清真饭馆旧址,还成了文物。

普通人家的对联,也够有文化的。

太阳西下时分,居然也没几个人走动。

河下老灶,因为老板不在,居然把我的团购单子给取消了,就我的脾气,你不按原来的承诺,我就不给你生意,但还是有人生了一肚子的气。

来到里运河的东堤,太阳将要沉入大地。


沿着东堤东去,那里还有枚亭、漂母祠等,古枚里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枚乘,枚皋父子的故里,是淮安的古老历史文化遗迹之一,但现在可看不到什么。至于大将军韩信,其故里在码头镇,为什么漂母祠建在这一带,不解。

前一篇:四月走苏北:清江里运河
后一篇:四月走苏北:淮安吴承恩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