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小雨 连江天竹村 岩下村

标签:
畲族旗杆厝榕树公园留耕堂王审知 |
分类: 闽都十邑 |
连江天竹村是不大的畲族村落,坐落在福州绕城高速和罗宁高速交界的地方。从县城过去,也就不到十公里左右。现在交通发达了,进出容易,原先算是在山坳里。阴雨天气的下午来到这里,游客不多。来到畲村文化中心,这里有连江县首个民族村史馆。

一进村,就看到古厝旗杆厝。这里保留着更多的原汁原味。

在正厝的前埕左右两旁各竖立了一个旗杆,这也是连江县有幸保存下来的屈指可数的旗杆。这旗杆石记载了光绪戊子科中举,主人王维潘光宗耀祖,当时也是方圆周边的一件大事,耕读人家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

木厝内,有文魁的匾额。

旗杆厝的侧面,有走道,更多的房门。

村中,更有一座大厝,大名留耕堂。这是东门。

岩下村,村民大多姓王,据说远祖来自闽王王审知。岩下村的先祖王建清、建武俩兄弟在清乾隆年间筹划选址,历经十六个春秋竣工这座大厝,距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大厝前还有一个半圆弧的菜园,很是少见。

大厝的大门对联,说明了来历。

这座大厝,近年也是经过多次重修。院子里的石碑有详细的说明。

岩下大厝内,三座民宅厝厝相通。这座坐东北朝西南的古厝,前中后排开,最北面的为祖屋,南面的两座是后世子孙后续修建的。

中间作为祭祖的大堂不住人,两旁都是正常住户。



村里还有不少的老房子,有的已经破败。新建的更多是水泥砖块的新房子,难说这样的古味可以保留多久。

个人感觉改造力度太大了,算是一个新村了。

村史馆,也是文化中心,也是神灵的庙宇的感觉。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天竹村先后被评为2010年省级生态村、市级绿色村庄和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综合特色示范村,2011年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示范点,2012年省级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

春天的花朵


大片的花田没有看到,只有这零星的,成了不景观。

榕树公园,是可以逛逛的地方。有座小庙在大树下。


低矮的云层,给这里带来了仙气。




景观湖,倒是比较吸引人。这样的地方,也有两三位垂钓者。

村里的卫生所,有文革的痕迹,可惜改造后原味少了许多。

村中唯一的这座几联排,还保留。这才是真正的原装。

顺着村道往上走,不远处,就是岩下村。天竹村是畲族村,岩下村可是汉族村。

村史馆,也是文化中心,也是神灵的庙宇的感觉。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天竹村先后被评为2010年省级生态村、市级绿色村庄和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综合特色示范村,2011年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示范点,2012年省级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

春天的花朵


大片的花田没有看到,只有这零星的,成了不景观。

榕树公园,是可以逛逛的地方。有座小庙在大树下。


低矮的云层,给这里带来了仙气。




景观湖,倒是比较吸引人。这样的地方,也有两三位垂钓者。

村里的卫生所,有文革的痕迹,可惜改造后原味少了许多。

村中唯一的这座几联排,还保留。这才是真正的原装。

顺着村道往上走,不远处,就是岩下村。天竹村是畲族村,岩下村可是汉族村。

一进村,就看到古厝旗杆厝。这里保留着更多的原汁原味。

在正厝的前埕左右两旁各竖立了一个旗杆,这也是连江县有幸保存下来的屈指可数的旗杆。这旗杆石记载了光绪戊子科中举,主人王维潘光宗耀祖,当时也是方圆周边的一件大事,耕读人家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

木厝内,有文魁的匾额。

旗杆厝的侧面,有走道,更多的房门。

村中,更有一座大厝,大名留耕堂。这是东门。

岩下村,村民大多姓王,据说远祖来自闽王王审知。岩下村的先祖王建清、建武俩兄弟在清乾隆年间筹划选址,历经十六个春秋竣工这座大厝,距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大厝前还有一个半圆弧的菜园,很是少见。

大厝的大门对联,说明了来历。

这座大厝,近年也是经过多次重修。院子里的石碑有详细的说明。

岩下大厝内,三座民宅厝厝相通。这座坐东北朝西南的古厝,前中后排开,最北面的为祖屋,南面的两座是后世子孙后续修建的。

中间作为祭祖的大堂不住人,两旁都是正常住户。



村里还有不少的老房子,有的已经破败。新建的更多是水泥砖块的新房子,难说这样的古味可以保留多久。

前一篇:三月小雨 奇达观音座
后一篇: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