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2017-05-24 06:41:10)
标签:

翍均居

郑医寓

刘家大院

郁达夫

光禄坊公园

分类: 闽都十邑
三坊七巷,作为福州的闪光名片,这几年是各地游客来榕的集中地,必游地,不管什么时候来,总少不了游人。作为本地人,我们节假日,周末,就应该少来凑热闹。但偶尔,老人家想去转悠,又不得不陪同。阳光灿烂的日子,文儒坊的咖啡吧,总是坐满了人。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高大的榕树,也给游客带来凉爽。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坊内有个国石文化艺术馆,还要扫描关注才能免费参观,实际走了进去,就一个大厅,没几个作品,感觉是忽悠人。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文儒坊大光里,郑子端先生的老宅有三重门,木制门楼,大红漆,还有一副醒目的对联——“金匮玉函藏济世,南山北海祝长生”。行文中有“济世救人”的含义,门上还挂着本家郑孝胥题的“郑医寓”的红木牌匾,“这十几个字一看,就知道这一家世代行医”。
郑医寓是郑氏中医药世家,杏林世家已有六代。郑存垐在1872年创办了著名的瑞来春参行,再传郑孝铭、郑孝建。郑孝铭更是当时的名医。郑孝铭医术传子郑心慈、郑心辉、郑亦资(老福州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郑元昌(福州名老中医),侄郑亦康(福州市第七届人大卫生界代表),外甥林东村(南昌铁路总院院长)等人,医理传孙辈的有郑子端(福州市政协委员)、郑子平、郑子通(老中医)、郑子安等人。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靠近通湖路这边,幽静了许多。但这里都改造成了不少的会所,成了高档的所在。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光禄坊的刘家大院,成了社区博物馆的中心馆。地域、传统、记忆、居民,这一新型博物馆以全新的形态,守望着自唐而起的三坊七巷历史遗存。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由1个中心馆、37个专题馆和24个展示点组成。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刘家大院作为社区博物馆进门要门票,而边上的小厅可以进。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这里的花厅还曾为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1896-1945)与其妻王映霞的借居处。1936年至1938年,郁达夫来闽任福建省参议,在福州生活了三年,创作了大量描绘福州山川气候、饮食人物的优美散文。 其中有一年他们就寄寓在刘家大院。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清康熙年间这里曾经住过林侗、林佶兄弟。林侗是考古学家,著有《来斋选古》、《来斋金石考》等。林佶精诗文,著有《朴学斋诗文集》,又善书法,他手写的刻本《渔洋山人精华录》、《尧峰文抄》、《古夫于亭杂录》、《午亭文编》非常有名,被称为“林佶四刻”,在中国印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当天,这里的社区正举办好家风活动,请老师来讲课。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这里的物业在林家之后,数易其主。清道光间为一胎同榜两进士刘齐衢刘齐衔兄弟改建传至其子孙刘步溪。刘步溪是清光绪辛卯科举人。而福州著名的鼎日有肉松,就是在这里诞生的。闽侯上街人林鼎鼎先是在光禄坊一家菜馆学艺。又到满清绿营当兵勇,后又到光禄坊刘步溪刘府当家厨。
肉松相传是他补错救急而发明的。有一次刘府请客,由林鼎鼎掌勺。当鼎鼎在煮一道方块猪肉时,不留神煮过了头,好好的猪肉被煮得又烂又糊,实在端不上桌。林鼎鼎没有办法,就试着将错就错,将煮得又烂又糊的猪肉剔除油、筋、膜等之后又重新下到锅里,加上酱油等调料,焙成条状的肉绒,生怕主人怪罪。没想到大家尝过这道新奇的肉绒之后大加赞赏,就问林鼎鼎这道菜的名称叫什么,林鼎鼎见盘中的猪肉一团团像绒一样,就随口答道:“这是我试做的肉绒。”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从此以后,林鼎鼎不断改进配料和加工方法,不久后制成“油酥肉绒”,一下子风靡福州城里的三坊七巷。光绪十六年(1890年),林鼎鼎正式在光禄坊开了一家店铺,专门制作肉松,刘步溪为店铺题匾“鼎日有肉绒栈在此”。
林鼎鼎白手起家,生产肉松,生意越做越红火,1919年,六十六岁的林鼎鼎病故,其妻邱氏接管家业。长子其昌在光禄坊早题巷口开设“长房鼎日有益记肉松店”,以“古鼎”为注册商标,次子金宝在南门兜附近开设“宝记鼎日有肉松店”,三子其盛在光禄坊口开设“慎记鼎日有肉松店”,四子其镕在光禄坊尾开设“德记鼎日有肉松店”。其中长房鼎日有益记肉松店生意做得最好。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嘉庆年间刘家镇修筑“翍均居”,林则徐为其题匾;于此,道光、同治间由其侄刘齐衢、刘齐衔兄弟继承,逐步改建。现在“翍均居”又挂在大门上。前几年刚修复,进来参观过。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光禄坊公园,不大,适合周边市民休闲。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三坊七巷:文儒坊溜达到光禄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