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上

(2017-04-25 06:41:49)
标签:

三厅九栋

泰宁五魁

杉阳八景

绣花楼

藏宝窟

分类: 八闽大地
泰宁尚书第为明朝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的府第。建筑布局严谨合理,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年来就知道这里,也曾经在门口路过,这回来就不仅仅只路过了。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尚书第是一座典型的泰宁传统“三厅九栋”形式排列的古建筑群,坐西朝东,主体5幢,一字排列,进门就是甬道。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仪仗门进去,还没到第一进,就有个小门,这里面是学堂。专门有个小天井,有惜字炉,珍惜字纸的标志。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进去是个小天井。古代崇尚孔孟之道之儒学,李春烨也不例外,为了其儿孙们能连连中元、高官厚禄,他在这个相对僻静的地方建了两进式私家书院。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挂上文魁的学堂。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对联:名臣绵世泽  理学振宗风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泰宁庙学迁记,该碑高2米、宽1米,碑顶为圆头形,正面碑首横刻“泰宁庙学迁记”6字篆体,正文竖刻688字楷书,字体周正秀美;碑沿满刻祥云、缠枝花纹饰,做工精良,碑身背面还记载了大量捐助名单。《泰宁庙学迁记碑》刻于明嘉靖癸末年,距今已有475年历史。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学堂上有泰宁五魁:叶祖洽 北宋熙宁三年(1070)状元,黄应南 北宋宣和七年(1125)解元。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蒋廷宾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解元,邹应龙 南宋庆元二年(1196)状元,萧舜咨 南宋庆元五年(1199)会元.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还有泰宁历史名人:李应机、李春烨、江日彩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泰宁历史名人:伍宁、何道旻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学堂全貌。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小房间复原学堂模样。宋庆元年间,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闽学魁首朱熹(1130-1200)因抨击朝廷权臣腐败遭受株连而辞官避祸于泰宁县南六里的小均坳,他在这里设置了“读书处”,潜心修学,并留下手迹“春夏秋冬”四季诗及两幅“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匾。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厅堂:朱熹春、夏、秋、冬四季诗,分别是: 
春:晓起坐书斋,落花堆满径,只此是文章,挥毫有余兴。  
夏:古木被花阴,昼坐不知署,会得古人心,开襟静无语。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秋:蟋蟀鸣床头,夜眠不成寐,起阅案前书,西风拂庭桂。 
冬:瑞雪飞琼瑶,梅花静相倚,独占三春魁,深涵太极理。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再走到前面甬道,来到第一。第一幢的大门开得比较特别,它不是朝正前方开,而是往北面开了这扇大门。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泰宁别称杉阳,因地处杉岭之南且盛产杉木而得名。城区四周古木山峰、河流翠谷、亭台楼阁,形成了非常优美的景致,明清时期称之为杉阳八景,并且分别由名人提诗赞美。这院子四周就是八景图。天井中间的这口石缸,它是由整块石头由内而外凿成的,这口石缸里的水平时用来浇花养鱼,关键时用来防火用的。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看看尚书第所用木材,300多年还是如此坚固耐用,这都是当时最好的原杉木。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上面有一堵高出屋面一至三米的墙,叫封火墙,它也是起防火作用的,在幢与幢、进与进之间都设有这样的封火墙,尚书第历经几百年依然保存这么完好,跟先人较强的防火意识是分不开的。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中厅上有尚书第鸟瞰图,南北向大型甬道上一字排开建有:南门楼、北仪仗厅、坐西朝东的五幢主体建筑,以及书院、辅房、马房、后花园等附属建筑。下面斗盘座的沙盘,展现了泰宁明清时的古城风貌。沙盘方向与尚书第坐向相同,上西下东、左北右南。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天井两边的厢房采光在整个建筑中最好,当时一般用作书房。往上走,可以发现越往上这台阶也越高,这也象征着步步登高。这第二进既安静又凉爽,一般用作卧室。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中厅的背面有神龛。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二进的厅堂。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尚书第每幢都有前厅、中厅、后厅,几幢并排相连,幢与幢以封火墙相隔,以廊门相通;厅与厅以封火墙或楹门相分;形成既相隔又相通,既连片又独立。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第三进,礼学之家匾,李春烨先后娶了3房太太,生了5个儿子,4个女儿。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这两层楼阁,是绣花楼,是女眷们专门做女红的地方,是一个劳动的场所,休闲的场所,那是属于女人的生活。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绣楼天井一侧,这个据说是藏宝窟。央视探索节目有专门的介绍。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精美的窗雕。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绣楼下的厅堂。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春到泰宁:一品尚书第 <wbr>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