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秋:罗源第一胜景 碧岩寺 上

标签:
碧里乡双贵亭万山第一临济宗金鸡笼 |
分类: 闽都十邑 |
9月11日来罗源碧岩寺,因为山洪没有上山。16日,因为要去宁德,特地再拐进来。这不达目的不能收兵呀。天气还不错,有阳光的日子。到碧里乡熟门熟路,100公里,开车两小时就到了。

不开车直接到寺庙前,走山路。由于修高速,这里的道路前段毁了。绕过一段正在修建的土路,跳过涵洞口的水流,上来一点,就看到了半山亭。

溪流还是很大,漫过了跳石,走过去鞋子还湿掉。一路上不见其他人。


一路上行。感觉那半山亭建的早了。

看到这个双贵亭,就到公路边了,汽车可以直接上到这里。

这里的山头,比较有模样了。上面有“碧岩胜景”的题刻。

对面山头,也是丹霞状。一个佛字刻在岩壁上。

碧岩寺就在眼前。继续上山。

树荫森森,走在其中,只有脚步声。



不走寻常路,从寺院下部绕过,有古意。

一条溪流,沿石壁顺势而下。



往上一点,就是瀑布出水的地方了。

这里的铁门锁着,不想绕路,直接翻进。庙前有万山第一的题匾。

碧岩寺初建于唐咸通年间,开山祖师为秀目禅师,传承法系为临济宗。历史上,碧岩寺分别于宋景德年间、明崇祯年间、清乾隆十三年、清同治二年进行较大规模的修整兴建,而最后一次大修是在1984年。现在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新建筑。

匹岩,福州话等同于碧岩。现在的名称,用字更雅。从这个大门进去,才是真正的古寺。

据《罗源县志》记载:在山腰石缝的缺口,豁然见一壁巍峨悬崖,广百余米,在崖底一天然洞窟,洞内有寺,称“碧岩寺”。现在看到了,洞窟高大,像是崖壁坍塌而成,古人真会找地方。洞里的“仙果树”更是奇罕。此树斜长在洞内石缝中,自古以来不沾外界雨露而仍能成活,并每年开花结果。在碧岩洞岩壁右边有一口小穴,名为“留米口”, 左边有一小洞,名为“金鸡笼”,留下许多颇具色彩的神话传说。
前后都是台风,几天过去了,这溪流还是黄黄的。

不开车直接到寺庙前,走山路。由于修高速,这里的道路前段毁了。绕过一段正在修建的土路,跳过涵洞口的水流,上来一点,就看到了半山亭。

溪流还是很大,漫过了跳石,走过去鞋子还湿掉。一路上不见其他人。


一路上行。感觉那半山亭建的早了。

看到这个双贵亭,就到公路边了,汽车可以直接上到这里。

这里的山头,比较有模样了。上面有“碧岩胜景”的题刻。

对面山头,也是丹霞状。一个佛字刻在岩壁上。

碧岩寺就在眼前。继续上山。

树荫森森,走在其中,只有脚步声。



不走寻常路,从寺院下部绕过,有古意。

一条溪流,沿石壁顺势而下。

这里面还有个小岩洞,供着佛像。


往上一点,就是瀑布出水的地方了。

这里的铁门锁着,不想绕路,直接翻进。庙前有万山第一的题匾。

碧岩寺初建于唐咸通年间,开山祖师为秀目禅师,传承法系为临济宗。历史上,碧岩寺分别于宋景德年间、明崇祯年间、清乾隆十三年、清同治二年进行较大规模的修整兴建,而最后一次大修是在1984年。现在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新建筑。

匹岩,福州话等同于碧岩。现在的名称,用字更雅。从这个大门进去,才是真正的古寺。

据《罗源县志》记载:在山腰石缝的缺口,豁然见一壁巍峨悬崖,广百余米,在崖底一天然洞窟,洞内有寺,称“碧岩寺”。现在看到了,洞窟高大,像是崖壁坍塌而成,古人真会找地方。洞里的“仙果树”更是奇罕。此树斜长在洞内石缝中,自古以来不沾外界雨露而仍能成活,并每年开花结果。在碧岩洞岩壁右边有一口小穴,名为“留米口”, 左边有一小洞,名为“金鸡笼”,留下许多颇具色彩的神话传说。
前一篇:罗源秋日:岭兜村 百丈溪
后一篇:走秋:罗源第一胜景 碧岩寺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