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六平山 雷阵雨下山
标签:
万松林陈所立郑世威第一小有洞天东溪精舍 |
分类: 闽都十邑 |
万松林,是六平山石刻的集中地。这里有陈省的“如有洞天”。
两边石头成对联,内有石桌可论事。

陈所立面壁处。

继续上行,雷声开始阵阵了,越来越近。赶紧先进松风亭歇歇再说。

没一会,雷声大作,豪雨来袭,这下走不了了。

在这里坐了一个小时,还是雷声雨声流水声,声声不息。

又熬了十多分,看雨势小了点,继续上山。来到揽胜亭。


我们来的这条路,一路通道长乐市内。不近了吧。

揽胜亭,靠着狮头岩,岩下有小庙。我们福州人,处处有神灵。

继续上行,又一处洞天。

原来这里号称“第一小有洞天”。来自南宋工部尚书陈合,他是六平山的开山鼻祖。

这里的摩崖石刻,又是比比皆是。这几个字,可是朱熹老头子题的。

陈省父子俩在六平山上建“初有”、“如有”、“少有”三庵,辟“小有天”、“如有天”、“朝阳洞”、“作麟洞”、“无底之谷”、“石林”、“曲水”等诸胜景。现在逐渐修复。

好天气,这里真是观景胜地呀,这次不行,雨下个不停。好在小了点。


江山全览,也是出自明代的长乐知县夏允彝。值得一提的是夏允彝的儿子夏完淳。夏完淳生于崇祯四年(1631年),其父到长乐任职时,他方七岁。他经常到六平山及山下五贤祠一带游玩,对六平灵山圣庙情有独钟。“十四岁从父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允彝兵败自杀,又与陈子龙倡议,受鲁王封为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公事。易败,他仍为抗清而奔走。被捕后,在南京痛骂洪承畴,被杀害。所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其斗争经历,悲歌慷慨。传世的有《南冠草》等集。”牺牲时才17岁,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年民族英雄,也是一位优秀的爱国诗人。郭沫若曾写剧本《南冠草》,把夏完淳的事迹搬上舞台。


接近山顶了,上面是不大的北涧寺和探花府,这里是南宋陈合最早建立的天地四方宇故址。

进来,除了我们,还是我们。这里还是长乐著名的“东溪精舍”原址。明代洪武三十年长乐知县王遵道礼聘进士陈洵仁主精舍讲席。选拔长乐秀才吴实、马铎、林应、高淮、周瑶、李马、谢复进、高沂、林山乔、陈全等十人,在此进修学问,精研课业。这十人中,陈全于永乐四年高中榜眼,马铎于永乐十年高中状元,李马改名李骐于永乐十六年又高中状元,吴实、谢复进等亦相继登第,长乐的文风从此大振。
雨势小了,雷声还不时传来。


“洞天山斗”四大字气势恢宏。这出自明刑部侍郎郑世威。郑世威,长乐首占人,明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郑世威为人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是一代名臣。80岁时,他写下“世培忠厚”四字并制成匾,以示子孙,至今此匾还高悬在岱阳郑氏宗祠里。近代,郑家出了郑振铎这样一位文坛巨匠,光耀乡里。

江山全览,也是出自明代的长乐知县夏允彝。值得一提的是夏允彝的儿子夏完淳。夏完淳生于崇祯四年(1631年),其父到长乐任职时,他方七岁。他经常到六平山及山下五贤祠一带游玩,对六平灵山圣庙情有独钟。“十四岁从父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允彝兵败自杀,又与陈子龙倡议,受鲁王封为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公事。易败,他仍为抗清而奔走。被捕后,在南京痛骂洪承畴,被杀害。所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其斗争经历,悲歌慷慨。传世的有《南冠草》等集。”牺牲时才17岁,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年民族英雄,也是一位优秀的爱国诗人。郭沫若曾写剧本《南冠草》,把夏完淳的事迹搬上舞台。


接近山顶了,上面是不大的北涧寺和探花府,这里是南宋陈合最早建立的天地四方宇故址。

进来,除了我们,还是我们。这里还是长乐著名的“东溪精舍”原址。明代洪武三十年长乐知县王遵道礼聘进士陈洵仁主精舍讲席。选拔长乐秀才吴实、马铎、林应、高淮、周瑶、李马、谢复进、高沂、林山乔、陈全等十人,在此进修学问,精研课业。这十人中,陈全于永乐四年高中榜眼,马铎于永乐十年高中状元,李马改名李骐于永乐十六年又高中状元,吴实、谢复进等亦相继登第,长乐的文风从此大振。

前一篇:长乐六平山 烈日下上山
后一篇:永泰天门山 天涯瀑布 石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