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2016-08-09 06:57:53)
标签:

木雕

砖雕

大关公庙

岳飞庙

朱之琏

分类: 浙江安徽
提起亳州,没有不知道花戏楼。这里亳州旅游的一个重点,也是亳州重点打造的旅游区块,重新修建的大片商业街,让花戏楼周边显出与众不同。庙会广场的石牌楼,就相当地张扬。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广场一侧是花戏楼的围墙,这应该是景区修建的,旧时代这里是庙会,可以随意进出。如今不行了,需要购票。这应该不是老墙,看到有游客以这里为背景留影,主要就奔着这三个字来的。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进门,就是这三层牌坊式的关帝庙山门,两边大旗杆。很有气势。关帝庙前身是山陕会馆,是清代顺治年间两省在亳州经营药材的商人所建。在曹操故里拜关公,还搞成这么大的气势,应该跟曹操被污名化有关,三国演义的流行,历代帝王对关羽各有追封,到了清代入关的顺治年,已经是“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八面威风呀。随着戏文的流传,曹操的名气越来越差。就是在他的老家,面对如此高大的关帝庙,当地人也是无可奈何呀。亳州的曹操家族,一千多年后,基本已经默默无闻了。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山门上面镶嵌着闻名天下的立体水磨砖雕,在不足10厘米厚的水磨砖雕上共刻有戏文人物,禽鸟走兽;楼台殿阁多处,在这里造就了十六幅人物故事,浸透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精髓:有达摩渡江、老君炼丹、魁星点元、鲁隐公观鱼、三酸图、甘露寺、陶渊明爱菊图、周敦颐爱莲图、燕山教子、蟠桃孝母、王质烂柯、福禄寿三星、曾黎休妻等等。方寸之地展现了大千世界。“参天地”双龙护卫,反映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大关帝庙”点出主题。还有装饰图案如葵花、二方连续、织锦图案、万字图、缠织花卉、福寿子等。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西边是鼓楼门,东面是钟楼门。晨钟暮鼓,各司其职。其面上的砖雕,一样繁杂。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山门的戏文故事有:“李娘娘住寒窑”、“白蛇传”、“三顾茅庐”、“郭子仪拜寿图”、“范睢逃秦”、“吴越之战”等;动物典故有:“虎落平原”、“三阳开泰”、“鸡鸣富贵”、“鸳鸯戏莲”、“五世其昌”、“夔龙一足”、“万象更新”等。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再看这两根铁旗杆,说是花戏楼的一绝。旗杆分5节每节分铸八卦蟠龙等图案,每根杆上还悬挂有二十四只玲珑的铁风铃,风吹叮咚声。杆上还悬挂着一幅铁对联,“铁杆颂德高千尺,金柱铭勋参九霄”。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要数“大关帝庙”下面的横额砖雕“郭子仪上寿图”,郭子仪平安禄山立了大功,被封为汾阳王九千岁,德宗即位尊为尚父。图案雕刻的是郭子仪60大寿时文武百官、居家老小、七子八婿为他祝寿的场面,共雕刻有42个人物。人物形像各不相同,但都满面春风、喜气洋洋,有扶老携幼的,有骑马坐轿的,有楼台亭阁。郭子仪端坐正堂,胡须垂胸,慈祥可亲,身后有一个“寿”字。朝中文武官员依次站立,有的手捧贡品,有的作揖而至,满面笑容前来祝寿。那位牵马人,勒紧一根细细马缰绳,却刹不住脚了。看后面条几案上的“象牙笏板”,来者显为达官贵人,好不气派。左上角雕刻一组扶老携幼看热闹之人群,浩浩荡荡,更增强了欢乐气氛。整个雕刻玲珑剔透,细腻入微,令人称绝。这次祝寿活动,唯有郭子仪的小儿子郭爱之妻金枝公主没去,于是便引出了“打金枝”这出戏。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进入关帝庙,必须从戏楼底下过,这里有点压抑的感觉。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整个舞台用八根抱柱顶立,没有一钉,三百多年来完全依靠木与木之间榫槽结构来支撑的戏台,至今依然坚固如初。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里面的院落,正面就是关帝庙。铁鼎旁还立着一对铁鹤,足蹬神龟,康熙年铸造。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花戏楼,说的就是它。戏楼坐南朝北,舞台前伸,形如“凸”字状,台正中书“演古风今”四个金字,台前悬木对联一副,右书“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左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底下的圆柱、立柱分别配不同的柱础。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花戏楼的侧面。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内部,不能上去,只能远观。抱柱之间有两重大枋,枋上垂莲悬狮,隔成两段或三段,每段都是大木透雕,层次非常分明,其精巧与前门砖雕交相辉映。木雕内容主要是三国戏文十八出,即:《长坂坡》、《割须弃袍》、《濮阳之战》、《舌战群儒》、《火烧上方谷》、《三气周瑜》、《孟德献刀》、《千里走单骑》、《许褚战马超》、《击鼓骂曹》、《蒋干盗书》、《吕布剌丁原》、《空城计》、《阚泽献诈降书》、《张飞夜占马超》、《智取三城》、《吕范说亲》、《七擒孟获》等。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舞台正中屏风透雕着二龙戏珠,上悬匾额写着“清歌妙舞”,中间上下场门二额分别写着“想当然”、“莫须有”的字样。楼中还有大量的彩绘,包括《伯牙碎琴谢知音》、《三借笆蕉扇》、《渭水访贤》、《蟠桃大会》等,其中仍以三国故事居多,有《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关云长夜观春秋》等。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台前还悬挂着一幅“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般面孔演尽忠奸情”的木对联。舞台两旁小台还有两个侧门,额上题着“阳春”和“白雪”。再两边就是钟楼鼓楼的地方。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戏楼边缘的猿猴献桃,也很引人注目,两侧是吉象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在众多的木雕中最动人的要算《长坂坡》了,居于舞台的上方中间位置,歌颂了赵子龙救阿斗的英勇故事,同时也赞扬了曹操爱将惜才的品德,画面是用一块模板透雕的,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时在长坂坡的战争场景。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戏楼的顶部,是神仙护卫,龙子值班。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关公的正殿,据说所在的位置是亳州城地势最高的地方,风水最好。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正殿内雕梁画栋,感觉挺新。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许多地方有关帝庙,但亳州的关帝庙与众不同,就在于它的戏台。花戏楼这座集歌舞娱乐、宗教祭祀和商贾聚会等活动场所为一体的大庙戏楼,三百年多来似乎一直在诉说着昔日山陕商人在亳州的辉煌,而今天呈现给世人的则是艺术的熏陶和追寻往事的引子。这里的神灵,自然是关公,两旁是关平周仓,据说原木雕毁于抗战。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花戏楼是以大关帝庙为主,但还有张飞庙、岳飞庙、朱公书院、火神庙等等。发现位于前侧一边的张飞庙,显然是新修的,没什么游人,更没有看头。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和关公庙并排的是岳飞庙。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岳武穆王庙的大门,就简朴多了。没那么多的花枝俏。山门为单间二层楼建筑,灰筒瓦屋面,正脊中央置一砖雕麒麟,檐口列圆形兽面瓦当。山门正面为拱券形门洞,门上镶嵌“岳武穆王庙”砖刻大字。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里面也很简单,殿内泥塑岳飞及牛皋、张宪等名将像,院内正中放有秦桧夫妇石雕像,面对大殿岳飞等人,常年跪于露天之中。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岳王庙的邻居,是朱公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是亳州人为纪念康熙年间亳州知州朱之琏的德政而修建的生祠,以示尊崇。亳州当代流行一句民谣“宁断油钱,不断朱公香火钱”。朱之琏可是明皇后裔,但到了清朝却世袭一等候,康熙31年(1692年)中进士,同年敕封为亳州知府。他“绝请托,寡宴会,治梗顽,不累民,重农桑,铁面无私”,两次知亳州长达十八年。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再东面,一个小院落,是火神庙,路过。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再往东出门,有新戏台,大热天,没有演员,更没有观众。

夏日皖西北:亳州关公花戏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