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驾陕甘宁蒙:六六·米脂李自成行宫

标签:
汉代石刻米脂婆姨捧圣楼梅花亭大顺国 |
分类: 陕甘宁疆 |
离开佳县已经十二点多了,肚子还不饿,索性就先奔米脂,这一路走的是普通公里,有60公里还是挺顺畅。到了县城先吃午饭,然后就来到位于县城中的李自成行宫。

明崇祯十六年,李自成称“新顺王”在西安建大顺国后,遂命其侄李过在这里修建了行宫和祖墓。行宫依山据险,前后2层90级台阶,将秀丽别致的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以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阁联结托起,蜿蜒有序地直上山巅。

明崇祯十六年,李自成称“新顺王”在西安建大顺国后,遂命其侄李过在这里修建了行宫和祖墓。行宫依山据险,前后2层90级台阶,将秀丽别致的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以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阁联结托起,蜿蜒有序地直上山巅。
“盘龙圣景”。这塑像和牌楼应该是新的。

上云梯,往“二天门”而去。二天门为单檐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是通往主体建筑的咽喉,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过“二天门”,先到外面看个外观。

这红色的阁楼分列两边,好像都关着门。不知道里面供奉着什么神圣。



上云梯,往“二天门”而去。二天门为单檐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是通往主体建筑的咽喉,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过“二天门”,先到外面看个外观。

这红色的阁楼分列两边,好像都关着门。不知道里面供奉着什么神圣。


回到中路,通过一条向上的石拱道,眼前就变得豁然开朗,这座“蓬莱仙境”标志进入了建筑的主体部分。


正面,是李自成纪念馆。地上有龙的标志,被打断过。不知是在破四旧的时候,还是更前面的清军入关。



边上,是米脂出土汉代石刻展。







正面,是李自成纪念馆。地上有龙的标志,被打断过。不知是在破四旧的时候,还是更前面的清军入关。



边上,是米脂出土汉代石刻展。





下来,经过石碑坊。上刻有石人、石马,正面是一副对联,上联是“灵区直移蓬莱景”,下联是“福地还开兜率宫”,道教气味颇浓。

接下来是捧圣楼,这是一座攒尖顶、重檐三滴水二层楼阁式砖木结构,下为拱形券洞的古建筑,是李自成当年带领起义军“滴血祭天。盟天发誓”的地方。

梅花亭(又叫八卦亭)此建筑为单檐八面坡凉亭式建筑,八柱环绕,柱间砌坐凳式砖栏,东西留通道,地势高敞,四面临风。这里是李自成当年看戏纳凉的地方。

乐楼位于古建筑群的始端,单檐悬山前带卷棚式建筑。中为演出舞台,两厢廊为看台。据说为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修建时工匠们在戏台下埋设了24口瓷缸,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崇祯十六年李自成第二次回到家乡米脂,曾在乐楼唱戏三天,与民同乐。

这一路,来个全景,就离开米脂,前往下一站:延安。


接下来是捧圣楼,这是一座攒尖顶、重檐三滴水二层楼阁式砖木结构,下为拱形券洞的古建筑,是李自成当年带领起义军“滴血祭天。盟天发誓”的地方。

梅花亭(又叫八卦亭)此建筑为单檐八面坡凉亭式建筑,八柱环绕,柱间砌坐凳式砖栏,东西留通道,地势高敞,四面临风。这里是李自成当年看戏纳凉的地方。

乐楼位于古建筑群的始端,单檐悬山前带卷棚式建筑。中为演出舞台,两厢廊为看台。据说为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修建时工匠们在戏台下埋设了24口瓷缸,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崇祯十六年李自成第二次回到家乡米脂,曾在乐楼唱戏三天,与民同乐。

这一路,来个全景,就离开米脂,前往下一站:延安。

后一篇:秋驾陕甘宁蒙 六七 延安清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