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2016-01-25 06:58:13)
标签:

忠义堂

松公祠

余庆堂

会官厅

嘉会楼

分类: 浙江安徽
继续胡宗宪尚书府。
从善堂这付对子:“劝课农桑诚有道,寄怀鱼鸟欲忘形”,为晚清名臣左宗棠题写。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楼柱上雀替狮子共有九只,寓意为“九世(狮)同堂”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屋内摆设,是纯粹的徽味,上下堂都摆有桌椅,挂有中堂字画,所以称对堂。上堂正壁是长条桌,高于前面八仙桌。长条桌上左置大花瓶,右放屏风镜,寓意“平(瓶)静(镜)”。
忠义堂 这是一处纪念有惠于胡家人士的居宅。
一,茅坤,他与胡宗宪为同榜进士,曾官大名兵备副使,罢官后入宗宪幕府,嘉清四十四年(1565)十月,胡宗宪在家乡被捕,解押至京时,茅坤为之奔走呼号,鸣冤叫屈。并向胡宗宪继任者赵孔昭上书,请其从中斡旋,谋取解救办法。。二,徐渭,得知胡宗宪死讯悲愤难抑,以巨椎剌耳,剌肾囊自杀,皆不死,常痛少保公之死而力不能报,便将愤懑之情注入诗画。三,耿定向,也是胡宗宪幕僚之一,嘉靖四十五年,就是胡宗宪死后的第二年八月,耿定向视学徽州,看到胡宗宪灵柩被弃于宁国府一处道路边茅屋下,不禁吃惊,伤心落泪,不能自已。胡宗宪灵柩如何会弃置于宁国路上呢?原来,当日宗宪次子松奇护送父亲灵柩回绩溪老家安葬,走到宁国道中,忽听说家中已被知府何东序查抄,亲人全逮入徽州府牢狱,只好将父亲灵柩暂寄路旁茅屋下,远遁避祸。耿定向发现后,立即派人将灵柩移至绩溪县城郊和尚寺里暂时安放。且亲自祭奠,抚棺痛哭。四,绩溪县知且郁兰。甘胃罢官问罪的危险,极力保护胡宗宪的家人、家产,他对人说胡宗宪捍海之功不可泯灭。五,沈明臣,也是胡宗宪幕僚,曾来绩溪哭悼,且亲作《少保胡公 并序》和《狐愤诗》,抒发心中对胡宗宪怀念,对陷害者的愤懑。六,歙县大学士许国(时任庶吉士),兵部侍郎鲍象贤,联络徽州缙绅公祭胡宗宪,许国起草了一篇令人声泣俱下的祭文,对胡宗宪捍海之功给予充分肯定,对他有功遇害的命运表示了深深的惋惜,祭文发出了“夫生而无树,不若有树而死,荣而无闻,不若有闻而辱”的赞叹。七,福建巡抚歙县汪道昆,他曾经在胡宗宪领导下参加抗倭战争,他为沈明臣《孤愤集》作序,公开为胡宗宪鸣不平,万历十六年(1588),汪道昆修书一封给同乡许国,请求他向万历皇帝进言,为胡宗宪彻底平反,万历皇帝赐“祭文”、“谥文”,追赠胡宗宪谥号“襄懋”。八,兵科给事中刘伯燮,于明隆庆六年,向隆庆皇帝上疏,将胡宗宪与恢复河套功臣曾铣并列,请求朝廷为之平反昭雪,隆庆帝恢复了胡宗宪生前的职务,并赐国祭。这是明王朝对胡宗宪的初步平反。九,江西监察御史朱凤翔,他于万历二十四年,上疏为胡宗宪鸣冤,并提及后代恩荫问题。认为胡宗宪与于谦是“忠勋最著者二臣”,把胡宗宪提到了更高的历史地位。万历皇帝阅奏后立即下旨,荫封宗宪子孙世袭锦衣卫指挥同知,胡宗宪冤案至此,终于获得最彻底平反。十,是尚书府一位失去姓氏的老管家。从胡宗宪上溯,家族七世同居,至胡宗宪仍有800多亩田地,这位管家至少忠心耿耿为胡家服侍了四代人。胡宗宪被逮捕,胡家被封门查抄的艰难情况下,其他仆佃下人星散,唯独这位老管家坚持不走,他细心地藏匿起胡家各种文书资料,无数次受到官府刑罚,抵死不交,表现了忠贞事主的气节,深受胡家和乡里敬重。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松公祠 徽州是一个宗族社会。祠堂,成为宗族自治的一种特殊的管理模式。到徽州开族的始祖,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造祠堂。随着人口的彭胀,总祠堂下又分派建支祠。支祠下,又建有许多家祠。祠堂文化成为徽州文化的一个特色。主要是追远报本,慎终追远,讲的是《朱子家礼》的“忠孝节义”。“松公祠”是松奇公一脉的支祠。胡锦涛的祖父胡炳衡就出自此门之中,他是胡宗宪的第十二代嫡孙(龙川胡氏第四十六代孙)。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土地,又称“福德正神”,其庙龛一般立于村头村尾,设立于家的极为罕见。胡宗宪建尚书府时,把它嵌在了府中,嘱家人四时不忘祭祀,据说和他小时候受到土地的庇佑经历有关。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余庆堂(医馆)这是尚书府药堂医馆。胡宗宪是文将,也是武官。胡氏家族从医历史较长,二百多年前,胡家郎中就是在这里坐堂卖药。这儿的店号“余庆堂”论辈份是400年后“胡庆余堂”老祖宗。据传说,也确实与胡雪岩在杭州开的“胡庆余堂”有关。胡雪岩开药店,自然想到家乡的“余庆堂”,并想“借光”,将“余庆堂”词序上颠倒了一下,叫“(胡)庆余堂”。后来的事实证明,“胡庆余堂”也确实开得不错。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会官厅 这是尚书府接待官员,好友议事、唱和的地方,也是一座建筑精湛、雕刻美奂的厅堂。大门楼上砖雕图,上面四块“元宝”,依次为“琴、棋、书、画”。中横枋为“绵纹”、“菊花”。锦纹,暗指“锦绣徽州第一家”,“菊”与“居”谐音,有安居、同居的意思。额枋板中间鹿、鹤、松树、喜鹊,寓意禄(鹿)来报喜,“松鹤延年”。左为“文武一堂”,右为“宾客来贺”。下面雀替左为三狮、彩球、金钱,暗喻三代荣华富贵。右边双狮、彩球、书,暗喻“太狮少狮,文经武略”。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大门加平息木门阶,意谓“步步登高,连升三级”。结构虽然仍是“通转对堂式”,但有两个特点。一:上无楼,仿宗庙享堂的规制,前用拱形“软山式”顶架,后用尖形“硬山式”顶架,既巍峨轩敞,又因无楼无人在上方走动,显示了肃穆与威严。二:下堂不设房,形成“曰”字,是为“进门昌字”寓意,与从善堂的“倒堂昌字”换了一个边。“倒堂昌字”坐在上堂往下看,基于自我。另一方面,“官厅”分上堂和下堂,下堂不设厢房,敞开厅室,秉承了“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尊卑、长幼客人一起到来时,可分上下堂安座。对不同级别的官员有不同的约束和规定,毫不遮掩地体现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因此有“坐上堂可观全厅”的大一统之感。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胡宗宪在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他用了十年时间指挥军民荡平倭冠之患,底定了万里海疆。尤其他主编的《筹海图编》13卷、《万里海防图论》2卷,极具历史军事价值。神宗皇帝赐胡宗宪谥号为“襄懋”。又赐了“抗倭名臣”匾。 江南名士文徵明送的“竭忠尽节”匾。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堂中间悬挂的“天奉诰命”圣旨龛,是胡宗宪专门用来存放圣旨的宝箱。悬挂的匾额中还有胡宗宪生前,明嘉靖34年、36年世宗皇帝赐给的“忠勇可嘉”、“竭忠督讨”、“矢心为国”、“尽忠为国”等奖功匾。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梅林学堂 这是尚书府后人设立的家塾、以胡宗宪之号冠名,俗称蒙馆或蒙童馆,就是私塾,为明、清以来徽州民间主要的办学形式。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文昌阁 楼下供魁星菩萨,楼上供文昌帝君。文昌阁,一般由村族共建,建于家中的极少。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鹿鸣轩 三间两阁厢结构,但外形和装修稍有不同。首先屋顶为船舱形,屋内楼上下堂“跑马楼廊”有几扇窗子,上堂全封闭不设窗,天井也较狭窄,呈一线天。这幢房子是胡宗宪第四次回乡设计建造的,并在这里度过了一年多的岁月。屋如船形,是纪念他辉煌的海战事业,身在家乡,心系战船。天井狭小,表示曾经命悬一线,同时感激明世宗一线天恩,得以余生。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轩后为养心阁,两道飞檐,三面美人靠,显得玲珑精致。阁置于池上,为仿水榭做法。这里池代表大海,池对面有鱼亭,亭下有一面桥洞,表示胡宗宪抗倭胜利,保住了明朝东南半壁江山。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胡宗宪不止有抗倭的功劳,还是将钓鱼岛规划中国版图第一人,因为胡宗宪编纂了一本《筹海图编》,书中有地图114幅,约26万文字,总结了明初以来的沿海防卫经验,对其后抗倭战争具有指导意义,为后人筹划海防提供了借鉴,它是研究明代抗倭战争的重要文献,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岛、黄尾屿、赤屿等岛屿,说明钓鱼岛在明代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为防区。他比日本人要早322年,日本人是否吞并琉球,改为冲绳之后才发现的1884年,而主人公是在1562年已经划归。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这面看养心阁。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位协三公木牌坊。眼前的牌枋是“功德枋”,胡宗宪的官衔是太子太保,故牌枋是“位协三公枋”。“协”通“列”的意思。制作牌枋的木料也很讲究,用的是银杏。牌枋上的雕刻寓言很深:下枋的木雕图为“渭川跃鲤”,在这里比喻胡宗宪“龙川跃鲤”。上枋“位协三公”两侧雕刻则是两条龙,“飞龙在天”。上下枋图,合起来就是鲤鱼跳龙门。庭院中种了两株柏树,寓意族衍百(柏)枝,位登佰(柏)爵。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胡公殿 殿顶鳄鱼吻脊,石兽环列,前檐角为雀尾状武式,八字门面,卷棚门,象征天地天圆地方,两侧圆窗,遵循徽州神庙的建造规制,表明胡宗宪去世后,家乡人民奉之为神,对他的敬仰。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正殿匾“荣树崇闻”,两旁联语:“一心忠节山河见证,千古精神日月延辉”,是对胡宗宪历史自有公论的写照。正殿后龛座供有胡宗宪坐像,据史料记载,胡宗宪生来相貌非凡,根据流传的胡宗宪画像所塑,胡宗宪手捧书籍《百战奇法》,是中国古代分条论述战法的兵书。约成书于北宋末。人物神态静思而和气生,此泥人塑像是当代著名大师泥人薛所做。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殿后天井,天井后为家庙寝堂,中为胡宗宪先祖及子孙神位龛座,胡宗宪娶有二妻,原配绩溪县章氏,生有桂奇,松奇二子,章氏去世后继配王氏生有一女,嫁绩溪县程姓。胡桂奇一直随侍父亲左右,于平定倭寇多襄助之功,以父亲之荫官左府都事,生胡(火享)、胡炜、胡燧、胡炤四子。胡松奇官锦衣位千户,生胡灯、胡焌、胡煜、胡烛胡煐五子,这里是胡松奇一支的支祠,故称松公祠。左龛塑像胡允源,是胡宗宪的十代孙。清道光年间到江苏东台学茶叶生意,满师后与人合股在泰兴县开设“裕泰和茶号”,是胡家三泰茶商的开拓者。右龛塑像胡炳衡,是树铭公的儿子,满腹经纶,娴熟诸子百家,因晚清时局不稳,灾患兵燹连年,遂放弃举业,也随父亲当了茶商,生意蒸蒸日上,人称为“儒商”。直到解放,胡源泰茶号、胡震泰茶号一直是泰兴的名茶号。这是景区特地塑像,更是为了胡总使其后代。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嘉会楼    通转对堂结构,上堂梁头斜撑为八仙,下堂为如意。房屋结构、装饰无华,其用途却很不一般。下堂右厢房敞开,辟作“聚乐坊”,是吹鼓手集中的地方。左厢房为“驿递铺”,是胡家接收驿递公文、书信的地方。那一格一格的架子,就是各类公文、书信的分放架。这是作为尚书府的一个外宅,为不影响内宅安宁,过去尚书府婚娶、寿庆都在这里举行,胡宗宪接待部属和一般宾客也在这里,举事时皆鼓乐齐鸣,热闹非凡。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当年抗倭英雄戚继光,就曾经在这里住过几天,戚继光去了浙江的义乌,在胡宗宪支持下,从义乌乡勇和矿夫精选4000人,招募至麾下进行严格训练,成为后来历史上最有名气的“戚家军”。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夏末皖南: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