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驾陕甘宁蒙 二三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上

(2015-11-23 06:47:10)
标签:

旅游

历史

文物

博物馆

文化

分类: 陕甘宁疆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建成于1998年,是全国唯一以青铜器命名的专业博物馆。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正因为这里是周秦文明的肇始地。青铜时代,有着极具张力和感染力的文化特征,青铜器就是它的标签。青铜器中的至高至尊,像国博的大盂鼎、台北的散氏盘、毛公鼎等等,都出土于宝鸡地区的岐山、凤翔等地。博物馆有4个主题,“青铜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和“智慧之光”,有1500多件陈展。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单五父壶 (西周晚期) 2003年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逨盉 西周宣王时期 2003年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盉(hé)是调和酒、水的酒器。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四十二年四十三年逨鼎(西周宣王时期) 2003年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窖藏是构成“青铜器之乡”青铜文化的一大特点,特别值得一提。在众多窖藏中,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则是重中之重。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天盂 (西周晚期) 2003年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逨盘,在安阳曾经看过它的复制品。2003年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逨盘的铭文长达372字。相当少有。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兽面纹带铃簋(商代晚期)1983年宝鸡硖石出土,簋(Guǐ)是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左:夔纹甗㬝商末周初  1958年出土
右:父丁盉  商代晚期  1987年九成宫镇蔡家河村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左:兽面纹斝  商代晚期  1970 岐山县出土
右:铜斝      商代晚期  1980 眉县出土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三年兴
(疒兴)  西周中期  1976年扶风庄白村一号窖藏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以上看到的是这个博物馆展出的第一部分:青铜之乡。周原作为西周建都丰镐前得故都,不仅是周天子敬天祭祖,举行各种大型礼仪活动的圣地,也是一大批王公贵族聚居和获取食禄采邑的集中地。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在内部看其建筑的“铜镜”部分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进入第二部分:周礼之邦
左:(弓鱼)伯四耳方簋  西周早期  1981年宝鸡纸坊头出土
右:涡纹罍  西周早期  1981年宝鸡纸坊头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鸟纹方座簋,西周早期,1998年陇县东南镇纸沟村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弓鱼)伯双耳方座 (西周早期) 1981年宝鸡纸坊头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弓鱼)季尊 (西周早期) 1980年宝鸡竹园沟四号墓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何尊(西周早期)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5公斤,1963年宝鸡贾村镇出土。被国家文物局认定的不得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何尊为周成王五年名何者所制,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铭的铜器。何尊内胆底部刻有一篇一百二十二字的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更是“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蕉叶纹觯 (西周) 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一号窖藏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史籍无载•(弓鱼)国史话 宝鸡(弓鱼)国墓地主要分布在今宝鸡市区的纸坊头、竹园沟、茹家庄等地。自1974年至2003年间,这里共发掘墓葬29座、车马坑2座、马坑4座,出土文物三千余件。
铜盉  西周早期  2003年金台区长青村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弓鱼)国墓地出土遗物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揭示出商周时期周文化同中原地区商文化、西南地区早期巴蜀文化及西部甘青地区寺洼文化等的联系,展现出一幅五彩缤纷的历史画卷。这个史料中曾缺载的小方国也因此重返历史舞台,尽情释放它独特的文化魅力。
铜瓿 西周早期  2003年金台区长青村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乳钉纹鼎 (西周早期) 2003年金台区长青村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兽面纹方鼎  (西周早期) 2003年金台区长青村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桶形直楞纹提梁卣 (西周早期)(公元前1046年——前997年) 1980年宝鸡竹园沟十三号墓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兽面纹戴铃簋 (商代晚期) 1983年宝鸡县硖石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该展厅以对周礼的追溯和阐释为线索,追颂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文治武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天子与贵族列鼎数量及肉食种类:周天子:牛、羊、乳猪、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干肉;诸侯:牛、羊、乳猪、鱼、干肉、牲肚、猪肉;卿、大夫:牛、羊、乳猪、鱼、干肉、牲肚;高级的士:乳猪、鱼、干肉;低级的士:干肉。

平民的饮食:在“天有十日,人分十等”的西周社会,连日常饮食也要遵循礼制。与贵族美味佳肴相比,平民的饮食就简单多了。他们以野菜和水生的鱼、蛤蜊为主,偶尔也可以吃到少量的粮食和瓜果蔬菜。他们烹煮和盛放食物的容器有陶鬲、罐和簋。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龙纹爵 (西周中期) 1974年宝鸡茹家庄一号墓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井姬甗  (西周中期) 1974年宝鸡市茹家庄二号墓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商”卣 (西周早期) 扶风县庄白村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厉王胡簋是西周唯一的王器,所以它也被称为“王簋”。与此同时,它又是目前出土的历代“簋”中器形最大的,所以又被称为“簋王”。最有意思的是它的铭文,完全颠覆了《史记》中周厉王暴君的形象、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三 <wbr>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wbr>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