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陕甘宁秋日皇宫遗址旅游 |
分类: 陕甘宁疆 |
从永宁门到大明宫也只有几公里,但要想找到入口,却有难度,发现这里的指示标志不清,西安的道路不少地方左转车道和左U转车道分开,让我又走了冤枉路,加上太华路在修地铁,车辆拥挤,导航上指示的停车场进不去,打电话问景区管理,说要去南门,但自驾车不能右转到自强东路,还真是找不到门。只好又转了一圈,多花了20分钟,才发现有个豁口可以进去,真是难为我们外地人呀。
大明宫遗址公园,现在分为两部分,外围是市民公园,可以免费游览。

中心部分,是大明宫遗址,需要购票。我们来这里,已经下午四点了。验票进门,发现散客很少,旅游团挺多。

验票入门,首先是含元殿遗址。含元殿是大明宫的前朝第一正殿,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建成于龙朔三年(663年),毁于僖宗光启二年(886年),存在了220余年,其间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在这里举行大朝贺活动。在此举行大朝会,侧封、改元、阅兵、受贡等亦多在此举行,它是唐代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

远处是丹凤门遗址的复原,拉近一些。

含元殿包括大殿、两阁、廊道、大台、龙尾道和殿前广场,总面积约70,000平方米。高台重叠、宫阙对峙、殿阁、雄伟。现地面上夯土大台、两阁、廊道等仍存,气势宏伟、庄严肃穆。


唐大明宫含元殿是皇帝处理朝政的重要场所。史载含元殿御道青石墁铺、花砖精篆。它穿过大明宫正南的丹凤门,跨过碧波荡漾的龙首渠,直接通向大唐王朝权力中枢含元殿。唐朝每年的元日朝贺、使团谒见、改元即位、大赦册封等国家仪式和重大庆典大都在此举行,盛况绵延了两个多世纪。
从博物馆出来,接着是宣政殿。大明宫宫内分三个区域,依各区域的功能又分为前朝和内庭二部分,前朝包括外朝、常朝及内朝三殿。中朝是宣政殿,位于含元殿之北。是皇帝平日朝见群臣、听政及举行朔望册拜等大典的地方,也是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
大明宫遗址公园,现在分为两部分,外围是市民公园,可以免费游览。

中心部分,是大明宫遗址,需要购票。我们来这里,已经下午四点了。验票进门,发现散客很少,旅游团挺多。

验票入门,首先是含元殿遗址。含元殿是大明宫的前朝第一正殿,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建成于龙朔三年(663年),毁于僖宗光启二年(886年),存在了220余年,其间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在这里举行大朝贺活动。在此举行大朝会,侧封、改元、阅兵、受贡等亦多在此举行,它是唐代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

远处是丹凤门遗址的复原,拉近一些。

含元殿包括大殿、两阁、廊道、大台、龙尾道和殿前广场,总面积约70,000平方米。高台重叠、宫阙对峙、殿阁、雄伟。现地面上夯土大台、两阁、廊道等仍存,气势宏伟、庄严肃穆。

含元殿遗址是唐长安城三大宫室中规模最大的一处,贞观八年(634年)初建,是太宗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避暑而建的夏宫,工程未完,李渊病死,营造工程停止。龙朔二年(662年)再建而成,高宗遂即迁进居住,以后的唐朝皇帝大多在这里朝寝,为唐王朝200余年间的统治中心。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大明宫被大火焚毁。1957年~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考古勘察和发掘,1980年~1984年进行了重点发掘,初步弄清、复原了大明宫遗址。
200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日本三方合作实施的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实现全面竣工。

唐大明宫含元殿是皇帝处理朝政的重要场所。史载含元殿御道青石墁铺、花砖精篆。它穿过大明宫正南的丹凤门,跨过碧波荡漾的龙首渠,直接通向大唐王朝权力中枢含元殿。唐朝每年的元日朝贺、使团谒见、改元即位、大赦册封等国家仪式和重大庆典大都在此举行,盛况绵延了两个多世纪。
从博物馆出来,接着是宣政殿。大明宫宫内分三个区域,依各区域的功能又分为前朝和内庭二部分,前朝包括外朝、常朝及内朝三殿。中朝是宣政殿,位于含元殿之北。是皇帝平日朝见群臣、听政及举行朔望册拜等大典的地方,也是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
宣政殿作为常朝的殿堂,是大明宫中轴线上三座主要朝廷主殿的核心,大唐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影响历史进程的诏令,都是从这里策划和发出的。此殿的主要使用情况如下:望朔受朝、常朝、皇帝亲躬、传授国玺及新帝即位、进行殿试举人、读时令、每年五月一日大会群臣、接见番邦使节。
紫宸殿是内朝议事之处,也是皇帝生活起居的内宫性质的殿堂。点的前堂日常办公,后室则是休息的处所。代宗李豫于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驾崩于紫宸殿,此殿就是皇宫的正寝。因为是皇帝生活起居之处,所以在这里召对、问政,比较随便;大臣能够入紫宸殿朝奏、议事,叫做“入阁”,是极其荣耀的事。


关于紫宸殿的仪仗礼仪,《雍录》记载说:宣政殿谓”正衙“,设皇帝仪仗;紫宸殿是便殿,无仪仗,如此殿亦称”入阁“。每逢皇帝御紫宸殿,则从前面的所谓”正衙“宣政殿传唤仪仗,由阁门而入。在宣政殿前候朝的百官,也随之而入。


这里修复的广场的西面,还有麟德殿遗址。麟德殿是皇帝举行宴会,接待外国使节、宾客的地方,位于宫区西北部,大明宫西正门——右银台门内北侧,太液池西隆起的高地上,由三殿(前殿、中殿、后殿)、两楼(结邻楼、郁仪楼)、二亭(东亭、西亭)组成,是一个三殿串联二层楼阁的组合建筑。


在紫宸殿西侧的延英殿,中唐以后也颇为有名。它是皇帝在内廷引对朝臣、议论政事的主要殿所。从代宗时起,皇帝每有咨对,或宰臣有所奏届,即在此殿召对,称为“延英召对”。开始仅限于宰相,以后扩大到群臣,而且初无定时,以后或双日开延英,或皇帝不御正殿,就在延英殿视政。由于殿内旁无侍卫,礼仪从简,君命名。








前一篇:秋驾陕甘宁蒙 九 西安明城墙
后一篇:秋驾陕甘宁蒙 十一 大明宫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