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桃花山

(2015-01-30 06:30:31)
标签:

常德桃花源

湘西

元旦

旅游

文化

分类: 三湘四水
继续走入桃花山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桃花观边上,是新修的石刻墙,这样建,感觉有点像贴了不少的膏药,咳。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绕过遇仙桥,一路上行。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走上不远,就是水源亭   始建于元代,历久朽坏。明嘉靖中(十六世纪二十年代),常德知府林应亮于此建亭题“洞口长春”,后倒塌。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湖广提督俞益谟复建伴霞亭,后亦毁。光绪十八年(1892),知县余良栋续建,命名“水源亭”。于此听泉声,观山色,宠辱皆忘,足致乐也。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亭子的对面是水源洞   桃花源古内八景之一。位于桃花山临仙涧,因《桃花源诗并序》中“林尽水源”句意而得名。洞顶有泉,串滴如露。洞前有潭,可鉴须发。洞口“松竹夏生寒,草木秋不萎”,唐狄中立《桃源观山界记》云:“厥状如门,巨石屏蔽,灵迹犹存”。明代嘉靖年间,常德知府林应亮于此题“洞口长春”。边上是灵龟潭,不大。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这一带,是临仙涧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这一带,确实如世外桃源。步步前行,心情大佳。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白云轩    原名豁然轩。位于桃花山水源洞西侧上首,依崖临壑,阶下危栏曲径交错。清光绪十八年(1893)曾于此修建豁然亭。民国三年(1914)桃源县知事杨瑞鳣题“别有洞天”额。1980年重建更名白云轩。硬山屋顶,观音兜山墙。面阔12米,进深5.7米,高5米。含一明间两次间一落翼。古朴端庄,装修简洁。立于阶前可闻水源洞中泉声人语。隐居轩中,“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御碑亭   据传,昔圆明园内辟有仿桃花源景致的“武陵春色”,极得乾隆皇帝喜爱,题诗二首,寄寓一代皇帝对祖国秀丽名山与美妙传说的向往之情。清光绪十八年(1892),知县余良栋拍皇帝的马屁,在此勒石建亭。亭南临千丘池,清风飘拂,碧波荡漾,环亭嘉树丛生,苍翠欲滴。山光水色,风景绝佳。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千丘池,蓄水10400立方米。因清光绪十八年(1892),桃源县令余良栋,为清代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拟桃花源御制善堂诗勒石建亭而得名。春秋季相如诗如画。“片片飞花浮绿水,时时啼鸟弄春音”。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池边山坡上有延至馆,上去瞧瞧没发现什么特别,回到路口再往前,就是秦人洞了。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洞前的参天大树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东洞口嵌“秦人古洞”石匾,为清代桃源知县余良栋所题。洞门半启,“初极狭,才通人”。洞内有支洞8个,迷离往复,烟岚四合,“夏日暗沫冷,冬季紫烟温”。出西洞门则“豁然开朗”,别有乾坤。西洞门口立有“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碑刻。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出洞,就是秦人村了。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wbr>桃花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