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桃花观

标签:
常德桃花源湘西元旦旅游图片 |
分类: 三湘四水 |
说起桃花源,就得说从小读过的陶渊明《桃花源记》,哪世外景物,远离尘世,不知秦汉的生活,是多么地自在呀。从古以来文人墨客到处寻找桃花源,到底在哪里至今没有定论,但常德的桃花源历史最久,却是不争的事实。到湖南前后也有几年了,没有朋友推荐这里,以为很普通,但真到了实地,还是比我想象的好,认为物有所值。大约我来的时候没有几个游客,没有更多的喧嚣吧。

这里的桃花源始建于晋代,到唐宋时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毕竟这里离大城市比较遥远呐。现在的景区分成了三大块,我还是先来这核心的桃花山吧。刷卡进门,就是爽。一片桃林还在重新种植中。
从穷林桥过去,就是区内主要景点有佳致碑、桃花山牌坊、方竹亭、水源洞、御碑亭、高举阁、桃花观、集贤祠等。桃花山牌坊系进入桃源仙境的山门,额题"桃花源"三个大字,两边石刻"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对联。牌楼两侧各翼踞一组古亭,每组4座,分别以民间传说中的八仙命名,占地1500平方米,称八仙亭。八亭造型迥异,特色独具。


碑廊位于菊圃右侧。千百年来,骚人墨客游桃花源者,多览物兴怀,写景抒情,碑碣传世颇多,惜为风雨剥蚀。1982年特建碑廊,集唐以降古碑十七方,所存唐代诗人杜牧、胡曾、李群玉以及明代袁宏道、江盈科等各家石刻,虽几经沧桑,尚可摩读,弥足珍贵。


后面,是方竹亭。原名桃川八方亭,于明代万年间由江东之捐资修建。清代更名方竹亭。粉墙碧瓦,白色戗脊,攒尖屋冠。外观八方八角,圈门圈窗;内看顶若穹窿,无梁无柱。屋面桑麻拥绿垂青,墙上苔藓斑驳,为桃花源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


前方是遇仙桥。传为武陵渔郎见“山有小口,恍惚若有光”,而欲猎奇探秘途中遇仙之处。位于方竹亭南,两者仅相距58级石磴台阶,原桥为一块自然崩落危岩横卧于涧,结构天成,堪称仙迹。明天启年间,桃源主薄孙廷蕙主修单孔石卷桥。清初,湖广提督俞益谟增建风雨桥亭。


玩月亭 ,踞桃花观右侧。因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诗得名。始建于唐代,后重修。倚栏而望,青松拂云,修篁泛碧。尤逢三五良宵,碧空无云,寒光凝露,直觉天高地平,令人几欲乘风飞去。亭前有银杏一株,紫薇二棵,为桃花源树中珍品。
前一篇:暂居长沙:宁乡关山·农家乐的地方
后一篇: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桃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