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末江浙:高邮 汪曾祺

(2014-10-28 07:15:38)
标签:

汪曾祺

高邮

文学馆

小说集

夏末

分类: 江苏上海
应该说,来高邮,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冲着汪曾祺来的。在文游台园林的前部,有小院子,是专门的汪曾祺文学馆。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青年,或者如我般有点喜欢文学的青年来说,汪曾祺就是一位明星。
夏末江浙:高邮 <wbr>汪曾祺

高邮城边的小河,杨柳依依。
夏末江浙:高邮 <wbr>汪曾祺

纪念汪曾祺的小院。汪曾祺[1920-1997],男。1920年生于江苏高邮一个旧式地主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学多能,尤喜爱文学,1939年经上海、香港、越南到昆明,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邂逅集》,1948年到北平,失业半年,后到历史博物馆任职,又随军南下,在武汉被派往一女子中学任教,一年后调回北京,先后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和《民间文学》编辑。1958年被补划为右派,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1961年调北京京剧团任编剧。1963年出版第二部小说集《羊舍的夜晚》。“文革”中被“控制使用”,改编沪剧《芦荡火种》为京剧《沙家浜》。1979年重返文坛后,作品源源不断,小说、散文、评论均好评如潮,掀起了一股“汪曾祺热”。1997年病逝于北京。
夏末江浙:高邮 <wbr>汪曾祺

来这里才知道,汪曾祺的夫人,是我们福州长乐人。如此说来,汪曾祺还是福州人的女婿。 汪曾祺被评论家们认为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作家”,为文坛提供了一种特别的小说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是沈从文、废名创作风格一脉相承的延续,又有汪曾祺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涵与形式技巧,更体现了汪曾祺儒雅的士大夫性情与人格魅力。
夏末江浙:高邮 <wbr>汪曾祺

 

“我行我素小葱拌豆腐,若即若离下笔如有神”。看到这幅林斤澜对于汪曾祺的评价,特别有趣。邵燕祥为该馆撰写了楹联:“柳梢帆影依稀入梦,热土炊烟缭绕为文”。汪曾祺生前只是一位受欢迎的作家,但无权无势,甚至生前连老家房子都无力去落实。如今有了这样一个纪念馆,也算不错的结果了。文学馆内外,还悬挂着用王蒙、叶辛、贾平凹题词制成的“天真隽永”等匾额或楹联,展橱中,展示着汪先生的作品和手稿、文房四宝、文物以及评论汪曾祺为人为文的报刊、书籍。

夏末江浙:高邮 <wbr>汪曾祺

从别人的介绍中,知道高邮的汪曾祺故居不是其本人后来居住的,祖先传下的很大的面积已经被征用改造差不多了。剩下的一点点现在是他弟弟妹妹的居所。所以不必专门去看了。汪的祖父是一位清朝末年的“拔贡”,父亲是一位多才多艺颇接受新潮思想的眼科医生,汪家除在高邮北乡有2000亩田产,还在街上开了两家药店,一家叫万全堂,一家叫保全堂。据汪先生回忆,从小放学以后,他就喜欢在这条街上东看看西看看,什么银匠店、画匠店、竹厂、布店,他戏称:“正是这种东看看西看看的习惯,使我后来成为一个作家”。
来到他笔下的地方,感受一下风情,就是对他作品喜爱的一种反馈。
夏末江浙:高邮 <wbr>汪曾祺

高邮城边的盂城驿周边,新建的仿古街巷,倒是有汪曾祺当年的模样。
夏末江浙:高邮 <wbr>汪曾祺

夏末江浙:高邮 <wbr>汪曾祺

 

运河边的小城门,
夏末江浙:高邮 <wbr>汪曾祺

还记得汪曾祺的作品吗?短篇小说《受戒》 《大淖记事》 《鸡鸭名家》 《异秉》小说集《邂逅集》 《晚饭花集》 《茱萸集》 散文集《逝水》 《蒲桥集》 《孤蒲深处》 《人间草木》 《旅食小品》 《矮纸集》《汪曾祺小品》 艺术小品集手稿《羊舍一夕》《汪曾祺:文与画》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 剧本京剧《沙家浜》(主要作者)京剧《范进中举》等

夏末江浙:高邮 <wbr>汪曾祺

远处的高楼,是高邮的市中心。时代变迁呀。
夏末江浙:高邮 <wbr>汪曾祺

川流不息的运河,可有汪曾祺当年的影子?
夏末江浙:高邮 <wbr>汪曾祺

夏末江浙:高邮 <wbr>汪曾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