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长沙:湘阴一日

标签:
左宗棠大成殿牌坊状元桥旅游 |
分类: 三湘四水 |
湘阴文庙坐北朝南,四周红墙围护,从南面而入,迎面竖立着一列石牌坊。正中牌坊共六柱五门,柱顶饰着二对昂首而蹲的石狮。坊额上刻有‘明瞩千里’、‘肃然起敬’的楷书。东西两组牌坊相对称、左书‘金声’,右书‘玉振’,均为四柱三门。横梁上饰以造型优美生动的蟠龙浮雕。
从状元桥过去,耸立着一座精巧美观的楼阁式石牌坊。“据清《湘阴县志》载,这座牌坊与泮池、状元桥等同为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当地人募资修建。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维修时在坊额上嵌饰‘太和元气’四字。坊高9.5米、宽4.2米,三门、六柱、四梁,立柱与横梁凿榫合缝,互相牵制,结构谨严,造型庄重。柱下蹲立着石狮、石象等12座动物雕塑,挑檐下竖斗拱,梁面有人物、龙凤、花草等各种浮雕,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建筑与雕刻艺术相辅相成,堪称杰作。
从‘太和元气’牌坊往北,是一座小楼,还有一道门,当来到这里的时候,大门紧锁,门边有售票处,入内还的购票。没有见到售票员,也没了入内参观的兴趣。
透过门窗,看到一座巍峨的大殿矗立在眼前,这就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据记载:现存的大成殿应为乾隆九年(1744年)重建。后数经修葺,1986年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维修。拾级而上,是宽阔的须弥座式石砌台基,四周环以镂空石栏杆,柱上狮象兽雕、栏板上花纹图案。殿宇耸立在台基后部,砖木结构,三进三开间,重檐歇山式顶,由36根大柱支撑。重檐正面挑出楣额,中竖‘大成殿’字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