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博物院:惠山泥人

标签:
休闲博物院宇宙锋王南仙喻湘涟 |
分类: 江苏上海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民族传统工艺——惠山泥人。有着千年文化传统的惠山泥人,自诞生之日起,便渗透着江南工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在其发展过程中,除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无锡惠山的寺庙、园林、祠堂、街坊和戏文、雕刻、庙会、香会以及惠山浜与之沟通的京杭大运河及无锡古运河两岸的“米市”,更对惠山泥人的艺术特色产生了特殊而又广泛的影响,使其形成了由俗而雅、大俗大雅、粗中有细、甜而不腻的地方特色。
惠山泥人代表作品“大阿福”,是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他是一个被神化的民间中健壮孩子的可爱形象,主要是取其镇邪,降福之意。还有绝妙的手捏戏文取材于京剧、昆剧、当地地方戏曲及神话传说等题材,近年来泥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创作出新一代泥人,栩栩如生神情生动。
柳家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泥塑艺术大师。其彩塑作品格调高古清雅,造型洗练,线条流畅。代表作有《我爱北京天安门》、《洛神》、《九老》等。其中《醉八仙》、《高僧论道》、《待渡罗汉》三件艺术珍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王木东,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彩塑作品“达摩”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代表作品有“廉颇”、“杨贵妃”、“幸福生活”、“小板戏”等。
喻湘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手捏戏文,作品曾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并被南京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代表作品有“十二丑角”、“五虎将”、“团阿福”等。
王南仙,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品有“京剧脸谱”、“五虎将”、“团阿福”等。
柳成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代表作品有“李逵”、“关公"、“八仙”、“天问"等。
惠山泥人系用惠山地区一米以下的土为材料,经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分"粗货"与"细货"两类,"粗货"大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表现内容,如大阿福、蚕猫、老寿星、渔翁等,寄托着民间祈求祥瑞、辟邪纳福、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其造型粗犷简洁,色彩明快,挥洒写意,形神兼备;"细货"即手捏泥人,这类作品主要取材于传统的戏曲人物、神话传说、民风民俗,人物塑画生动传神,色彩色调秀丽明隽。无锡手捏泥人对材质要求严格,需取当地水稻田一米深处的乌土为材料。
传统工艺极为复杂,有搓、揉、挑、捏、印、拍、剪、色、压、贴、镶、划、扳、插、推、揩、糊、装等技艺。作为彩塑,彩绘技艺在整个泥人的工艺制作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因而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