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走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标签:
福建大海血缘伊斯兰宗教 |
分类: 八闽大地 |
从福州回厦门,想到泉港区走走古村落,到了地方,居然一座老房子都看不到了,索性到泉州市内走走,毕竟也有一些日子没进泉州城了。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海外交通史为专题的博物馆。1959年创建,新馆于1991年建成。它的外型象一艘扬帆起航的大海船,内设有“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和“中国古代船模馆”等展馆。
它以丰富而珍贵的海外交通文物,反映了中世纪的东方大港--刺桐港的发展历史,体现了泉州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讴歌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悠久而辉煌的海洋文明。
宋元时期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等石刻和佛教选像。宋元时期泉州为重要海港,大量外商侨居此地,以阿拉伯人为多。当地遗留大量阿拉伯文墓碑,教堂壁龛和古基督教、印度教等宗教石刻。文字除用汉文外,还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叙利亚文等。
泉州城区出土和发现大批印度教石刻,它们是湿婆神庙、毗湿奴神庙和祭坛的建筑构件。如十六角形石柱、半人半兽柱础、哥林多式柱头。半鸟半兽门楣石、莲花瓣门框石、圆弧形屋盖石、雕刻湿婆神像的壁龛石、雕花梁架石、兽面人石雕、人面羽翼石雕、人面狮身石雕、毗湿奴立雕石像、石卧牛,以及十六角形石柱上雕刻的印度神话故事和刻有“御赐佛像”的门楣石,等等。
林加与大象。何为林加?林加就是印度教中的湿婆崇拜,男性生殖器,是湿婆的象征。
这些都是元代遗存
林加与神(嘉庆年间发现)
林加与四壁神(嘉庆年间发现)
中国历代船舶模型陈列馆。
《一个阿拉伯人在泉州》
依本 白图泰,Ibn Battuta
一个走过12万公里,44个国家的摩洛哥旅行家,1346年从泉州登岸,开始了在中国一年的旅行。他的游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伟大文明,并介绍了泉州为当时世界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