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福建之:连城培田古村(下)

标签:
旅游官厅九厅十八井连城 |
分类: 八闽大地 |
继续在铺满鹅卵石、长条石的小巷中穿行。
许多的公祠,都成了大杂院,看看外表还说的过去,里面就不参观为妙。
培田建筑结构对于水极为讲究,一口口水塘、古井,见于房前屋后,每一座古建筑都布有暗沟,用来排泄家家户户的天井雨水、生活污水。天井则将民居屋顶流下的雨水汇聚一处,顺沟而出,流人石砌水池,满足“四水归堂,财源攘滚而来”的聚财心理。
在培田村行走,按照田字型的格局寻找厅堂,这不,来到中心位置的济美堂。
大同小异的建筑,也就看看而已。不少建筑的地板,不注意看以为是很大的石板,实际是采用的“三合土”(即沙子、黄泥、石灰)掺入少量红糖、糯米夯实而成,没有一丝的缝隙。
不一样的门楼,不一样的祖先,一样的属于过去,一样的留下落寞。
来到官厅,其正在维修不能参观,前厅大门门楣上刻有“业继治平”的前院处,有一意为聚财不外流失的方形池塘,前院空旷平整的外雨坪铺满了鹅卵石,专为文武官停轿歇马而设。一对威武凛凛的石狮子相视的雄踞镇守在大门两侧,门档下的两面“户对”石鼓紧靠石狮的立在大门两旁,正面右侧墙高处标记着显目的“官厅”二字。
“吴家大院”位于培田村的中心地段,是培田古村重要景点之一,也是幢典型的九厅十八井是客家建筑,如今被开发成客栈。大门很是威严。
进了“吴家大院”前厅,来到额匾“诗礼传家”的二厅,再至三厅堂内悬挂着“文魁”的匾额,厅两侧是厢房,均摆着接待游客的大圆餐桌
矮墙上的瓜藤,过了收获季节,绿意和着山色,透着野味。
回到村口,再见了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