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落皖中央:安徽博物院新馆 (下)

标签:
玉卮安徽徽州古民居文房四宝旅游 |
分类: 浙江安徽 |
继续参观,来到一幢完整的古民居。这幢古民居原来位于歙县,名为“胡仁镜宅”,是当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省博将把整幢古民居完整搬迁到新馆陈列。总的感觉周边院墙还是太新了,没有文物的氛围。
里面不大,正想好好拍点,结果被躲在暗处的工作人员制止。说这里不能拍照。
顺脚就到其他展厅,屏幕上正介绍绩溪胡式祠堂。徽州古建筑中,这里所藏各类建筑部件,以徽州三雕--石雕、砖雕、木雕最有特色。其作品造型奇巧、镌刻精细、内容广泛、风格特异。
大型砖雕,成组
进入文房四宝展厅,全国最著名的文房四宝,安徽占了两个:宣纸、徽墨、湖笔和端砚
磁青纸明成化
明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册》,所用明朝特制色笺——磁青纸。磁青纸始造於宣德年间,系用靛蓝染料染成。其色与当时所流行的青花瓷相似,因之得名。纸色呈蓝黑,美如缎素,金银其上,经久不褪,溢彩流光、古朴典雅。
以下分别是三国、汉代及宋朝的砚台。
再参观,就是《江淮撷珍》。作为独立的古代工艺品特展,本展分为金银器、玉石器、漆器、铁画、竹木牙角器五个部分。展厅面积约400平方米,展品囊括了本馆及巢湖、蚌埠、怀远、东至等地市博物馆、文管所收藏的50余件文物精品。
右图:象牙圆雕说书艺人清
作品用一整段象牙雕成。人物笑容可掬,神态自然。线条流畅,极具动感。石桌下雕四只小兽,顽皮可爱,更增加了作品的情趣。象牙质地细腻,硬度适中,是制作工艺品的天然材料。中国象牙雕刻始于新石器时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到清代牙雕工艺进入鼎盛时代,雕刻技法完备,手法多样,圆雕、浅浮雕、高浮雕、镂雕等手法在象牙雕刻中得以普遍运用。
左上:玛瑙花生蜜枣莲子配件 清
左下:心形活环玉坠 元
右上:(元)雁纹玉镶件
右下:[宋]
左上:(南宋)六角形金杯金盏
左图:朱雀衔环玉卮西汉
1997年巢湖市北山头汉墓出土,巢湖市文管所藏
卮是战国、两汉时期流行的一种实用饮酒器,其形制一般应由器盖与卮体两部分组成。玉卮是卮类器中最珍稀昂贵的奢侈品。目前见于著录的汉代玉卮仅有6件,其中5件为出土器,1件为故宫传世器。此件玉卮是同类器中构图最繁缛考究,雕琢工艺最精细复杂,文化内涵最丰富的经典之作。
左:朱雀攫蛇漆豆战国
右:木雕李铁拐像 清
这件作品造型独特,神态怪异。作者十分注意突出人物的个性。他左手执壶,作仰面张嘴喝酒状。肌肉结实有力,衣纹飘逸,刚柔相济,栩栩如生。
左:明 犀角杯
右:清竹雕童子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