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日:金鸡湖小息 沧浪亭读园

标签:
苏舜钦新区清风明月沧浪亭记欧阳修旅游 |
分类: 江苏上海 |
苏州在1980年代去过两次,隔了20多年了来个旧地重游。11月9日上午,从上海到苏州走高速,朋友车的GPS有问题,居然导到新区来了,一看方向没错,管它高速不高速呢,逛一下新区也好。现代大道有路标指到金鸡湖,据说这里是苏州出了名的高档生活区,来看看吧,开开眼。
边上这个很有特色的建筑,原来是科技文化中心。
边上的啤酒吧,坐在湖边享受,应该是很好的休闲,可惜我们没有时间。
楼上有电影院
一楼的青少年中心,舞蹈厅、美术厅。。。这么好的设施,羡慕这里的年轻人。
电影厅。。。
过了高楼林立、规划合理的新区,进入市中心,只见道路拥挤的街道,一片区域在改造,道路狭窄、马路开膛、人车混行。好在不是全市区都如此。来到沧浪亭,这个世界遗产,一片安宁。以前去过著名的留园、西园、狮子林和拙政园,去过的这次就放过了。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城市人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沧浪亭历史: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苏氏之后,沧浪亭几度荒废,南宋初年(12世纪初)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抚宋荦重建此园,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
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跟我进门读园吧,门票不贵,这里就十五元。
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樾所书。石柱上石刻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句,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
沧浪亭下就是明道堂,取“观听无邪,则道以明”意为堂名。为明、清两代文人讲学之所。
堂南,“瑶华境界”、“印心石层”、“看山楼”等几处轩亭都各擅其胜。
五百名贤祠,祠中三面粉壁上嵌594幅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平雕石像,为清代名家顾汀舟所刻。
“翠玲珑”
馆连贯几间大小不一的旁室,使小馆曲折,绿意四周,前后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风乍起,万竿摇空,滴翠匀碧,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