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双流:成都昭觉寺

标签:
成都昭觉寺福州西禅寺成都动物园藏族康熙 |
分类: 陕甘宁疆 |
成都昭觉寺号称川西第一禅林,康熙皇帝还有诗一首:入门不见寺,十里听松风。。。如今随着成都城区的不断扩大,这寺庙,已经成了市区的一部分了。当然,从城东南到城西北是一个难题,加上三环的限行。
成都的几大寺庙都有历史价值,进门都得购票,当然,附近的居民除外。好在门票比起福州西禅寺20元的便宜多了,看的虽然都是1980年代以后修复的。赵朴初老先生所提的“第一禅林”的牌匾高悬。
郡王把门是这里的一大特色:传说1744年福安康平定大小金川叛乱,被乾隆皇帝任命为四川总督,坐镇成都,每三日必来昭觉寺拜会道魁祖师,受其点化,虔诚信佛,后来福康安调回京师任中堂,去世后,某日道魁祖师做梦梦见福康安托梦前来昭觉寺皈依佛门,于是道魁祖师遣福中堂坐镇山门护法于此。
进了大门,眼前确实有康熙帝诗的意境。大唐宣宗赐名的昭觉寺,几经废兴,如今生气勃勃。
来参观昭觉寺也是一个机缘。现如今成都起飞的机票比重庆的贵多了,原因不明。这里离火车东站近。
这里曾经是成都动物园的一部分,看这阵势,当地人入门是免费的。
香火
“入我门来”这个匾额,很有号召力。
彩色的斗拱,还是少见。
这里的布局,和其他庙宇不同,一般而言,过了天王殿就是大雄宝殿,这里去在两者之间建了一座地藏殿。不知原因。
大雄宝殿前菩提树下,众信徒在一位女导师的带领下,在此诵经,声音响亮传了很远,我也从中听出了抑扬顿挫乃至韵律。颂扬佛法,普度众生,就需要这样的排场?
雄伟的大雄宝殿
令人奇怪的是昭觉寺后部有一座殿堂,是藏传佛教的风格。查看历史才知道其来历。
清康熙二年(1663年),丈雪法师在此结茅禅居,筹款重建,重塑佛像,迎请佛经,恢复丛林大观。康熙十二年(1673年),佛冤法师任昭觉寺住持。佛冤还受清朝政府派遣,深入阿坝、松潘等藏族地区近6年之久,受到藏族群众的尊敬。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佛冤年迈时,派弟子去松潘迎请藏族格西竹峰入主昭觉,成为修复后的第三任方丈。竹峰在寺内设密坛,供蒙藏族喇嘛僧人修持密法。直至今日,藏僧来成都大都住在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