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1978年的高一

标签:
国货路四个现代化上海新村高考分班情感 |
分类: 杂文随记 |
77年小平同志提出恢复高考,中学的教学就开始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正好赶上这个好时候,考大学成了关键的关键。高一以后文革的教育路线还在延续,所以虽然开始进入教育正规,一年一个月的北峰分校劳动还是免不了。1978年夏天的茶亭街火灾,草鞋弄老房子都成了一片瓦砾。还在齐老师属下的高一五班搞了一次捐款捐衣,我等两位受灾同学接受捐助。之后的一年,到处借居:上海新村、南门兜,最后到国货路过渡房。生活的起居不定,造成学习成绩有所下滑,学校的第一次分班,到了十班。说第一梯队是十二班,第二梯队是十班、十一班。当时学习陈景润,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文理分班好成绩的都跑到理科。十班的班主任还是齐国勋老师。
作为班长,时常是喊口令,做操倒是没了。一次学校运动会,队伍整齐,还得了奖,老师脸上也有光彩。平时是步行上下学,偶尔我父亲一辆破旧自行车没用,我就拿来骑着上学,那个年代孩子不像现在这么金贵。
文革前福建是高考红旗,78年许多外省的老师到福州各中学听课。我们的教室后排都摆上一排凳子,供这些老师见习。
当年五一广场还没改造,曾经是群众集会,各类大会的集合地,一片平水泥地。于山也在恢复景点,难得有机会和同学抽空合影了一回。
一九七八年我们在五一广场和于山的青涩照:
前一篇:春节漫步:失落记忆---刘家大院
后一篇:往事如烟:分校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