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秋枫》:西风残红里的寂寥之美

标签:
佛学雷家林情感诗词文化 |
分类: 论诗词 |

原诗:
西风吹彻满山枫,万叶飘零一处同。雁影无踪人寂寥,独践霜山拾残红。
雷家林《秋枫》赏析 创作年代:2010年9月8日
赏《秋枫》:西风残红里的寂寥之美
在雷家林于2010年9月8日创作的《秋枫》一诗中,我们仿若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走进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哀愁的秋日世界。
“西风吹彻满山枫,万叶飘零一处同”,诗的开篇便勾勒出一幅宏大而又萧瑟的秋景图。西风,作为秋的使者,带着丝丝凉意和肃杀之气,毫不留情地吹过每一座山峦。“吹彻”二字,将西风的强劲和持久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仿佛要吹透整个世界,吹走所有的生机与温暖。满山的枫叶在西风的肆虐下,纷纷扬扬地飘落,那景象如同一场盛大而又悲壮的舞蹈。“万叶飘零”,无数的枫叶脱离了枝头,在空中肆意飞舞,最后汇聚到一处。这“一处同”,既有一种万物归一的宿命感,又暗示着这些枫叶命运的相似。它们曾经在枝头翠绿、蓬勃,而如今却在秋风中无奈地飘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接着,“雁影无踪人寂寥”,诗人的视角从满山的枫叶转向了天空。大雁,这种季节性迁徙的候鸟,常常被赋予了游子、归人的象征意义。然而在这萧瑟的秋日里,大雁早已不见踪影,它们或许已经飞向了温暖的南方,只留下这片空荡荡的天空。没有了雁影的点缀,天空显得更加空旷和寂寥。而此时的诗人,独自置身于这秋景之中,心中的寂寥之感也愈发浓烈。“人寂寥”三个字,直白而又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他或许在思念远方的亲人、朋友,或许在感慨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这种寂寥之情如同这秋日的天空,无边无际,难以排遣。
最后一句“独践霜山拾残红”,将诗人的孤独和对秋景的眷恋推向了高潮。“独践”,诗人独自一人在布满寒霜的山间行走,每一步都踏在冰冷的土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霜山”,点明了季节的寒冷和环境的恶劣,也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孤独。而诗人此时所做的,是“拾残红”。“残红”,即那些飘落的枫叶,它们虽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鲜艳和生机,但在诗人眼中,却依然有着独特的美。诗人弯腰拾起这些残红,仿佛是在拾起一段段逝去的时光,拾起那些曾经美好的回忆。他或许是想将这些残红珍藏起来,留住这秋日的最后一抹色彩;或许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慰藉自己孤独的心灵。
《秋枫》一诗,以其简洁而又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和寂寥的秋日图景。诗人通过对秋风、枫叶、大雁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感慨。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之美,更能体会到诗人那颗敏感而又多情的心。它让我们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不禁陷入对生命和时光的沉思。
(加入禅居诗韵微群,呈上旧诗。在家出家,心礼空王,无处不禅机,无处不了悟。诗思亦是禅悟的体验过程。苏子被宋主长流了四五番,那是因为他前身便是佛门中人,其诗文中太多的哲思与禅味。非那种磨难难以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