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王主义的灵魂--创新

(2011-12-17 12:16:58)
标签:

王羲之

王献之

李世民

创新

隶楷之变

三国吴简

文化

分类: 论书画

    晋之二王为后世推崇,除李世民喜好外,还有诸多因素在,书风的变革,时代的自由心灵状态(晋代风流),自身的能量,群体的烘托皆有关系,单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说,王询的《伯远帖》胜过《兰亭帖》却没法选入三大行书的行列,《兰亭》价值与诗韵风流相关,文章的哲理深度亦为之增色,超越创新是灵魂原因。

    二王主义的灵魂--创新

        看看三国吴简的迹象就知二王之先正处于隶楷演变的时代,有些字接近“钟体婴儿尚未孩”(启功语)那种早期楷体,我们可以把二王看着是完成隶楷之变的集大成者,无任他们的小楷、行书、章草及大草,实际上完成了一个书风转变的使命,故二王的成功并非唐皇帝一人的喜好能够获得的,创新是灵魂的因素。

     

      二王主义的灵魂--创新

          在隶楷演变进展中,王羲之的先辈钟、张还有及老师卫夫人等人,便开始这个进展,到王羲之时,个人的天赋加刻苦完成了新书体的成熟,而他的儿子王献之巩固了这个声誉,小王亦不是大王的重复,草书的连绵写法及外拓的笔意同样反映其书法价值在创新二字,古典主义的书法典型总是超越前代提供新意思而足成。

       

      二王主义的灵魂--创新

         《中秋帖》是王献之的代表作,个人风格明显,发展了张芝的大草风格,用他习惯的外拓笔势,连续缠绕偶尔断一下亦意不断,给人大气包举,一气呵成的感觉,此种自由解放的纵逸书风为唐颠张醉素提供灵感,同样外拓的笔势为颜清臣的个人书风提供灵感,此帖疑为米芾仿品,某种意义上对宋代的书风产生影响亦深。

        二王主义的灵魂--创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