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莫奈

(2011-10-03 12:49:06)
标签:

杂谈

微博论书画

文化

印象主义

莫奈

分类: 论书画

    在前后印象主义画史上,莫奈是一个全能的人物,从他的《日出-印象》开始,到最后一幅《睡莲》结束,似乎是开始了前期印象主义结束了后期印象主义。莫奈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谢世,这以前不要说前期的人物,后期印象主义三驾马车(塞尚、凡高、高更)亦先他而去,通常说来,他只是前期的代表人物,其实不然,睡莲系列是他后期的开始,一八九三年,莫奈迁入巴黎郊外的吉维尔尼水上花园,引水筑池,修了日本式的小桥,池中植有大量睡莲,从此他不再象早期一样画外光风景,而是静下心来描绘眼前那些水中精灵,观察它们,亲近它们,一如中国的徐渭画葡萄、石榴,象八大山人那样画水墨荷花,带有很强的抒情意味,具备后期印象派的特征。莫奈早期的作品,仅仅是外观的快感,那阳光的色彩能唤起一种愉乐,但难以触动人的心灵,难以给人更深入的东西,象(图一)迷蒙的江景,只有一种唯美的快感,而他后期的睡莲则不然,诚然他仍用早期的功夫画那些精灵,却注入了更多的诗意,情思,这中间还带有人生的兴衰伤感与哲思在中间(花开花落)。他的那些睡莲在深沉暗色波纹衬托下莲花象一朵朵火焰在水中升起,那是一种人类的心灵之火,你其实可以联想到凡高的激情,莫奈是用另一方式表达这种激情,他的睡莲,水中泛出涟漪,有时还会有雾气升腾,或在早晨或在夕阳的气氛中,全然是一种梦幻的世界,花叶在这世界上漂浮,象一苇舟,一只只的---碧波涟漪上的莲花是音符中的强音,铮然作响,如一片天籁,那些精灵并不清晰,往往有一层雾,在似与不似之间,与东方画人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这种感觉会让人联想无限,所谓弦外之响,画外之旨,让人不单单是看一幅自然的映象而已。早期莫奈画了一些有日本风味的人物画,东方的影响会流露其画中。在巴黎还有伦敦,那些博物馆不仅有日本艺术的收藏,亦有大量中国艺术的收藏,那些印象主义的作者们不可能无影响,也许当时中国国力的关系,那些爱面子的画人只提日本也是可以理解的。西画走到复古的死胡同后,从东方找新路是很自然的事,也使世界画史上让西方再拥有光辉灿烂的一页,莫奈的睡莲系列永恒。论莫奈               图一

论莫奈             日出-印象

论莫奈

论莫奈

论莫奈

论莫奈

论莫奈

论莫奈

论莫奈

论莫奈

论莫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论塞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