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维山水诗画境浅探》之[虚实相生](三)

(2010-03-11 14:25:15)
标签:

论文选录

   而且,利用“空”、“云”等词,使得其诗的色调素朴,自然景象的缤纷绚丽的色彩不断给冲淡了。如《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是描写秋天的景象,却不是色彩明丽的、清晰的,关键是由于“空翠湿人衣”的空字,就象绘画的空白处,写出云烟的意象,使得诗境里尽管红叶蕭蕭,可还是在一片空朦的烟霭中冲淡了,秋色不浓艳,仍然是一个湿润空灵的境界。再如他的积雨空林图:“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积雨辋川庄作》一片烟雨朦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飞,几只黄鹂鸣,白鹭与黄鹂的明丽色彩,仅仅只作为点染,嵌在水色与青色的背景上,画面清幽略带朦胧,仍然是一个空灵素朴的境界,象这类诗还很多: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送方尊师归嵩山》等等。

    王维为了渲染空白的艺术效果,大量运用了“云”、“空”、“无”、“烟”、“积雨”等意象空朦的词,也因此帮助诗人表达水墨画的效果(不管是有意无意的),而且这些意象与词的运用,还使得整个画境气韵笼罩,如“青霭入看无”《终南山》、“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终南山与汉江岸的山岫都在这烟霭的作用下,充满生动的气韵,山仿佛在飞动,如卧龙奔马;或在云烟中躲躲闪闪,象含羞的少女,充满了生命和节奏的美。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所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刘熙载《艺概、诗概》)正是如此。王维正是运用云烟的意象,才使得这两首诗交相辉映,光彩照人,诗的画境充满了幽远、飞动的神韵。              (《王维山水诗画境浅探》之[虚实相生)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