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贾一直说消化科主任陈叔有很强的临床诊断分析能力,所以让我在轮转的时候,多跟他当尾巴,不过跟着他,不如跟着钰姐般那么轻松,谈笑风生,就可以完成查房,反而跟着他有着如履薄冰般的紧张,因为我的临床历练不够,常常成为他训斥的对象。
挨骂最多的时候,还是被他提问的时候,今儿照样,一个肝硬化失代偿的病例讨论,病例讨论到底该怎么论,有没有格式,没人给我说过,我不清楚,加上,由于有上次答错他的提问而被罚站的教训,这回离得远远的,躲到人群中。
躲的再深入,也会被发现,这个病人不是我的病人,虽然此前陈叔说了,各位还是学生,学生就要出错,答错了不要紧,可这绝对是安慰人心的话,因为陈叔要我五分钟熟悉病历后,答出和刚才其他人不同的意见,而且不能比他们差,鸭梨山大。
其实,该说的前面的人都说了,唯一没说的我只发现腹部B超提示有胆囊壁的水肿,然后腹部查体提示有右上腹压痛,为了不被他提刁钻问题为难我,我抢先一咬牙一横心,我就说,除了刚才各位所说的诊断外,我认为,还不能排除胆囊炎的诊断,因为其一,此人有胆囊区的压痛(就是这句话说错了),其二,腹部B超提示,故不能排除。
当时纯属鬼使神差,病历写的是右上腹,我想当然就说成是胆囊区(其实胆囊区就在右上腹),胆囊的查体应该是墨菲氏征,而压痛,并不是墨菲氏征。
一顿训斥下来,他给了我这次的病例讨论表现分,30分(100分满分),显然对我失望,然后说了他的故事。
说他当年跟我这么大的时候,也考研,有一道题,让人写出十种抗结核治疗的药物及不良反应,他虽然知道一些,但知道自己这道题答不全,按照常人,为了挣辛苦分,能答多少,绝对都要答多少,可他却只字不答,为的就是让阅卷的导师看到,宁愿相信他是因为漏答了这道题,而不让导师看到他的基础功不扎实,一个人在一个场合初次亮相的时候,一定要达到完美,不给人留不好的印象。
后来陈叔当了消化科主任,每次参加学术会的时候,要求手下有一条原则,对一个问题,你有百分之百把握必须第一个发言,即使有丁点的把握不准,也不许在大会轻易发言,因为第一印象很重要,也许你这个发言,发屁了,别人会看不起你终身。
哎,且不说我今天上午的倒霉了,学艺不精,错误在我,只是对这个故事,有太多的疑问。历史上有太多的真理的掌握者,一开始并不得到人们的承认,因为他们的真理,并不符合大众的认知,甚至连提出者也怀有不少的疑问,可检验真理,总需要有一段时间的实践,如果将来即使我们掌握了真理,为了那一丁点的把握不准,难道就也要为了让别人瞧得起,而让真理烂在肚里一辈子吗?
http://fmn.rrimg.com/fmn060/20111208/1345/b_large_anbY_304d000018d9125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