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的缺乏,加上主任的信任,使我成为我们这批规培人员中,第一个独立夜班的医生,百感杂陈。
在晚上夜班前,主任给我换了一个胸牌,我还是我,不过在医生定义的那一栏,帮我从见习医师,修改为住院医师,也许这也是全医院规培人员中的第一个吧,荣誉、责任、病人。
前几天,在丁香园,看了一篇前辈写的文章-在协和,如何做一名住院医?
其中提到,各项,我该注意的事项,晚上刚到医院,就按照文章所说的方式,查了一遍病人,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做了个心中有底,方才让实习同学把自己所管的病人的全部病历给抱来,静下心来思考一些病人的问题。
没多久,约当日21:00,重症监护病房监6床出现了一个情况,据值班护士报告,病人心率一直在往下降。一边往监护室赶,一边就实习同学去找病历牌。
抵达病床前,看了下血流动力学及生命体征,心率59次/分,血压126/80,体温36.3℃,脉搏搏动尚有力,血氧饱和度90%。除了心率有点慢之外,其他都在正常范围,意识一直处于浅昏迷,左眼对光反射可,右眼迟钝,双侧瞳孔缩小,约0.1。询问值班护士病人平常心率大约都是70次左右,在我接班后,逐渐由70下降为59。
由于病人是一个考虑为病毒性脑炎的病人,在吹呼吸机,在让实习同学帮忙做床旁心电图的时候,家属在我身旁围了一圈,其中一个哭天抢地,另外的人是满脸愁容的对我抱以期待的眼神,自己在心里一直告诉自己镇定,毕竟病人现在生命体征是平稳,不处于急症状态,静下心来,当时就在想,会不会是病人在侵犯呼吸中枢后,又侵犯了心率调节中枢?可病人目前处于好转状态,从来院时候的深昏迷,转变为了浅昏迷,应该不予考虑;又想,电解质呢?高钾?下医嘱,予急查电解质;再翻看病人的病历,看是不是药物原因,结果是否定。虽然59不是太低,但已符合临床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而且不知道这个心率还会不会往下降,让监护室护士在床旁备好抢救药品,随即给我的二线打电话,主任指示按照国外指南新标准,50-90次/分都是正常范围,不用紧张,如果还下降,给舒喘宁(β受体激动剂),再降予阿托品,再降予肾上腺素,同时低于40次/分,准备心脏起搏。将患者情况给家属以解释,安抚家属情绪,得到家属理解,结果:心电图正常、电解质提示低钠,予补钠后,未予特殊处理,待观,今晨心率恢复至70次/分。
次日凌晨00:00,+3床病人,咯血待诊,输完液回家后,又咯血,遂再次入院。根据病人的咯血量,以及咯血次数,大约有150ml,由于是夜间,暂时监测生命体征,生命体征暂处正常,同时予血凝酶1KU静脉推、垂体后叶素15滴速,但病人咯血情况仍然持续,调整滴速,达到20滴,病人未再咯血。
次日凌晨3:15,新入一个AECOPD病人,扶入病房,予监测生命体征,吸氧、舒张支气管、祛痰等处理,并急查血分析、电解质,后无特殊。
其他都是发热、恶心呕吐等病人,间断性由当班护士,由手机呼唤我起床,还好不是危重症,不用太费脑子。
第一次独立夜班,给自己打90分,比较满意,得到主任以及全呼吸科医生鼓励,高兴。
http://s2/middle/6575efb5gaa1f9e0f6c11&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