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和大家侃侃,刚下一台手术,侃侃。
已经在医院连续呆了三天了,现在科室里面,几个年轻老师都开我玩笑,都叫我“刘总”了,除了总是住在医院的原因,神经外科的住院总值班室也正式对我开放,有一个窝,可以睡觉,不用和值班的老师挤,不用和护士妹妹们挤了。
这三天的特大进步是,我写的大病历,终于能进陶老师法眼,没有让我重写个七八遍了,你们知道有多不容易吗,你们没当医生,可能不明白,不了解,陶老师是那种字斟酌句到标点符号那种,病历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法律文书,必须严谨。
陶老师和干爸对我教育的最大不同,陶老师特注重最基本的东西,而干爸则是更多倾向于前沿。
这三天,又独自做了三台清创缝合,另外加上看了陶老师总结的小本子,有些体会,大体步骤,我会,我也清楚明白,现在就是解决在条理和动作协调问题上了。
清创缝合:物品准备(清创包、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口罩、帽子、手套、碘伏、备纱布、绷带);物品打开顺序(口罩-帽子-清创包-注射器-利多卡因-碘伏-手套-纱布-绷带)。我主要是这个顺序上,有时候习惯不好,总想着让身边人帮忙打开,或者帮忙递送,陶老师说,一定要锻炼自己一个人处理所有事情的习惯。
晚上在住院总值班室的时候,翻了一下陶老师的小册子,上面写的换药顺序:拆线伤口-无菌伤口-分泌物少的伤口-分泌物多的伤口。对那个拆线伤口和无菌伤口的顺序,和他讨论了一下,我认为无菌该放前面,因为拆线的时候,难免有分泌物(如:血)渗出,但陶老师说,这个无菌伤口只是相对无菌,而拆线伤口因为要考虑伤口愈合等诸多问题,所以处理更为细致,所以该先拆线伤口。
今天的这个手术,是一个六岁儿童,19号来的,从一个三米高的地方摔下来,伤后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而且眼眶青紫,鼻腔渗血,没做CT的时候,就考虑个颅前窝的骨折,19号CT结果如下:
http://s13/middle/6575efb5x9ce23e490a1c&690
图A
http://s6/middle/6575efb5x9ce240568ec5&690
图B
http://s12/middle/6575efb5x9ce242786b1b&690
图C
很明显,血肿增多,算了一下,大概24,5毫升左右,保不住,上手术。
手术名称:左额区脑内血肿清除术,备去骨瓣减压术
手术入路:
http://s7/middle/6575efb5x9ce2458d9d86&690
发际线和耳缘上方(不过颧弓,保护面神经)的位置先定好,然后划出矢状缝、冠状缝,基本定好手术切口位置。
我本来的打算是手术,每进一层,就让护士妹妹给我照一张,让我可以下来细想,可没成想,可能是我表达不好,护士妹妹照的不是手术内容,而照的是人去了,于是乎,无法附图讲解。
进去之后:打开帽状腱膜之后,广泛血肿,不说,分离颅骨骨膜,颅骨骨折情况如CT所示,最恼火的是,在左侧额骨骨折的部位,骨折的碎片,把一部分硬脑膜给破坏,导致脑组织和血肿溢出,陶老师则是一边用双极电凝止血,一边清除血肿。
一个处理无法触及的硬脑膜破裂方法:明胶海绵是天然的物质做成的,用双极电凝夹起其至破裂处,将明胶海绵快速烧融之后,让其冷凝于破裂处,达到修补目的。
http://s15/middle/6575efb5x9ce247dea08e&690
(左边是我,右边是陶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