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线城市房价暴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从近五年看北京房价很多地区涨幅不大,甚至几乎没有上涨。比如北京繁华地段朝外大街,被称为北京第三条商业大街,处于东二环朝阳门外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记得2011年年初我曾在这一带看了几处住房,当时房价大致在5.6万元/每平米左右。国家出台了限购政策。从那时开始这一带房价出现了小幅下跌。最低大概跌到4.5万元/每平米。经过几年的沉积从去年10月份开始出现明显回升,今年回升速度明显加快。但是上涨后的房价与五年前相差不大几乎没涨。
实际上这几年北京房价出现了严重的分化走势,房价高低除了按二环、三环、四环、五环递减之外。另一个因素“学区房”主导了房价的高低。学区房一年比一年热,而且给人只涨不跌的感觉十分强烈。有位朋友一年前花380万元买了一处38平米的一居室学区房。目前该房市场价已经超过500万元了。实际情况是北京这几年重点学区房房价一直在持续大涨,而且累计涨幅十分巨大。但是,非学区房和五年前的房价高峰相比,目前的房价只是回升到了前期高点。涨幅很小甚至几乎没涨。
在讨论目前北京房价高低、有没有泡沫、泡沫多少时认清这轮北京房价上涨,与以往房价上涨的区别显得十分必要。教育部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也就是说买了过去的学区房也不一定能上所谓的重点学校。这一政策如果严格实施北京最热点的学区房房价必然大跌,上海某学区房房价已经从政策公布前的13万元/每平米,跌到了8万元/每平米。今年北京具体的招生政策要等到今年9月招生入学时才能正直落地。那时该政策落实的是否严格,对学区房的影响有多大就会水落石出了。
换句话说多校划片政策如果严格实施,带动了北京学区房的房价大跌,北京目前的整体房价就会与五年前的房价大体持平。那样的话北京整体房价也就不存在所谓暴涨以后暴跌的预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