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三简幸福人生读书会成立于去年年底,以通过阅读来增加内涵,提升修养为目的,分享善知识,传播正能量。读书会每月有其中一成员推荐一本书精读,平时在群里及时分享读书心得和感悟,在每月的例会中再进行现场分享与交流。
这一次因缘巧合,读书会迎来第一次的作者见面会,巜知行合一》作者一一刘院福老师!
读书会分享内容:
hqq:今天是我们第二次举行读书会分享会
首先邀请刘老师分享一下合一三部曲的缘由。
刘老师:每一部书都是偶然的、因缘促成的产物。《身心合一》是2013年的,《身心合一》到《知行合一》到《天人合一》。《身心合一》比较多的是博客文章。12年的年底突然有一个想法,我要出一本书。结果到了13年回看一下之前的博文,发现可以整理成一本书了。十几万字正好可以出一本书了,都是由平时所写的博文而成,没有一个整体的构架。
出了第一本书后就想要专门再写一部书,写书比较慢,毕竟不是专业的。丁老师说:什么是文化?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就是文化,美化一下
,由一个点涉及到无数个点。我写的时候也是这样,开始从胎教入手,但写着写着就没有了,绕了好多弯才绕回来
,有一个主线路是很清晰的。
现在看的第二本书并不是我最初写的第二本书,因为当时的思路和现在的思路完全不一样。你们看到的书是有一个整体的构架的,我当时写的是平时学员的心理体会等整理的,第二本书是把真我、生命最初的东西,生命的源头,生命终极的东西都写出来了。就好比是禅宗的第二个境界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
第三本书写的是平常的东西,就好比禅宗里的见山是山,见水还是水。最开始发给出版社的时候不是这个名字,到后来才想和第一本书《身心合一》相配,就改了《知行合一》,第三本书可能今年下半年出。
hqq:接下来大家可以分享你对于读这本书后的感受及生活中的问题。
ljj:
我看到胎教这么好,有点想生二胎。这个月我特别忙 ,可能上过课程的缘故吧
!现在发生事情的时候可以旁观回看自己,觉得自己小气得挺好笑,心情也很容易平和下来。
syy:我以前书读的少,现在有空了就多看点书。我看书有点慢,边看边理解,以前看到过一些有关心理学
、哲学或佛学方面的书,总是觉得绕来绕去不是太明白,青青给我推荐这本书后我就觉得这个书特别明白,
特别是讲到三个我的时候,从梦引出第二个我,再从第一个我到第三个我 ,用旁观心态去看第一第二个我。看过刘老师的书就明白第三个我是怎么回事,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自己的身体,身边的人事物不带自己的评判。我是理解了点
,平时在生活中会烦恼会有把我拖下去的感觉,看下书就会把我拉出来。特别是刘老师讲的无用之用,真的是太好了,还有这个空字,我们的土话是:空头二三。原来空是最重要的,看书的时候觉得恍然大悟。只有空才能承载万事万物!
刘老师:这本书写了这么多字
就是写这个真我,就是认识真我! 空只是做陪衬, 你看到了也理解了可以了,接下来,去练习这个真我,去体验真我,体验旁观的状态
。这个旁观者是谁呢?是自己。真我是不变的,假我是会变的,那个不变的我就是真我。确认下来,确认啥也没有,但是又很清晰!达到明心见性。
syy:证悟。
你证悟了吗?
刘老师:证悟只是个状态,大部分我们的注意力放在了想法上,但是我们多多少少总有一小部分的时间是内心没有想法的刹那。当我们认识到这个状态的时候就是证悟。发呆的时候啥都没有想,没有认识到,只是呆呆的在那里。没有想法,什么感受都没有,消失的状态,新的想法
、新的感受出现之前那个就是真我。 所谓的证悟是真实的 ,很清晰的感受这个真我,空空荡荡
、明明了了。能感受到不够深入。
syy:佛教里的打禅、静坐什么的是不是可以保持很长时间?
刘老师:心不动的话就是
。外不着相 ,内不动心 。长期不着相的状态。这个真我既不是有也不是空 。知之一字
,众妙之门。知的状态是空的,旁观的。这个知的作用是识,智慧的产生是识。动物有知但无识,孩子有知无识 ,没有识性。
识 知 智 转识成智,小孩子
有知无识 天真佛
不能妙用。老子曰:复归于婴儿。

syy:你是怎么认识到这些东西的?
刘老师:我在大学的时候天天读《无量寿经》,当时背诵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如有做不到,誓不成佛。
之前大学学太极, 一位同学给我一本南怀瑾的书《如何修学佛法》,于是天天沉溺看,省饭钱买了20多本, 看了很多,理上很懂,很详细,
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法。
大学毕业后,
一年冬天去河北赵县,过去有个赵肇州和尚的道场,在柏林禅寺打佛七。 第一个七
住短期寮房,第二个七住长期寮房,正好那个房间有一个人,两个人聊起来了,我跟他讲我在泰安读大学,
结果他跟我说起了泰安丁师,于是禅七不打了,就去丁师那里闭关了。
hqh:听刘老师一讲,我发现我以前小时候都会发呆,读书时、吃饭时发呆。
现在学到知挺好的, 就读书会来说,我还在言情小说阶段,还没有完全进入文学经典阶段。以前在一起聊家庭
聊各种八卦 现在看书后一起带入了知行合一的阶段。
刘老师:继续发呆
,确认下来。
sd:我以为自己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参加读书会的。书没有看,但是这个书和材质我是看了,比第一本书柔软了,前几天拍打后就觉得自己要像书一样的柔软下来。我觉得上过老师的课多多少少能以觉为师
要做一个水一样的女人
刘老师:像水一样低到最底处。
hj:现在越来越喜欢看书,以前把时间放在了电视剧什么的,现在读什么都会用去理解,就像去年旅行时读《大学》,虽然当时不知道意思,读也读不懂,
但现在发现特别有感触。觉得那些写书的人好有智慧。 那本《心路》看完
,我就看这本书,现在的每一天很简单:早上自愈 ,上班 、下班 ,自愈 、看书
、休息 ,但是每一天感觉特别充实!身边的同事都觉得我无欲无求了 !
前一段在单位里有一个职位有空缺,很多人也都觉得顺理成章我能接替。但最后不是,虽然我有点预感不会是我,但真正面对时内心还是很有考验。想起刘老师讲的易如反掌,内心就安详,这件事后我的处事方式就不一样了,我就被动变主动。我为自己也要鼓掌一下
当我自己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内心还是平静的。以前很怕难为情
现在好像不怕难为情了 ,哈哈!
刘老师:幸福满满的
要再好要怎么好嘛

cw:我最近这段时间看书,看不下去,看不下去的原因就是看着看着睡着了,前几天读无量寿经,开始读了七页睡着了。
前几天一口气看了七页没有睡着,看了后我又回到了课程的感觉。
我经常做事情的时候妄念很多,比如开车时忘了目的地,做事情的时候忘了做什么, 第二个是我知道但我做不到。
刘老师:很简单,你只要做事的时候一心,怎么去对待这个妄念?刚刚其实已经想过了,什么是悟,悟是不迷,你现在是迷在了妄念里
,知道下,不要迷进去
。所谓的做不到,一开始就陷进去了。所谓的难受,不断的反复的跳出来旁观,改变有妄念的习惯,不是去除!不要陷入那种感受里。比如做事的时候,很多动作
,很多行为其实是不需要动脑的,只是一个身体的行为,这个时候需要一心,做着做着又想起这个 想起那个的时候要及时的知道。
念是生灭同时的
,不要想着去去掉。一心的时候力量很全,三心二意的时候力量就散了被消耗了。
zy:今天在培训,
最近这段时间 睡眠时间很长 但是很累 而且梦很多
刘老师:以梦为真 有梦是正常的 就像念是一样的
醒过来的同时消失 想着怎么把梦去掉又是一个念一个梦。
xy:我只看了刘老师书的前面部分,一个女人可以富三代。
以前我是不爱读书的类型,到了现在慢慢的静下来可以读点书真好,来到素心源总觉得这里的氛围特别好,每一个人都正能量满满。 特别谢谢刘老师
和尹老师。

zy:在这里最大的感受是不要求,很包容
。
hqq:我有一段时间其实是很纠结,很难受的,我一直在评判,在要求别人,和老师聊起时老师说
要我去接受。我觉得我远远还不够,这个道场让我成长!
尹老师:这次开课基本都是刘老师在讲,要像以前的话我也是特别想讲,所有的问题都是聚焦他的,我其实也是想回答的。我就内心回答,有时候也会愤怒。
年前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了一个误区,我不喜欢看书,我喜欢在事上练,
看了后我的定位错了,我不是刘老师那样侃侃而谈的人 ,但我内心很想成为这样的人。年前到现在前前后后也坚持了80天的站桩、自愈的总结分析。
我要立志成为徐老师这样的人,像刚才一样,我坐在这里,内心也是有点情绪的所有的焦点还是在刘老师那里。我是看到了尽量不要陷进去了。书的话我现在是抱着两本易经在看。
后记:每个人的分享在祥和与温暖里慢慢流淌,彼此交流,用心沟通,刘老师以他一贯的从容与淡定跟大家分享他的写书经历与他的心路历程,让每一个读书会成员都有不同的收获!欢迎有意愿读书,有兴趣关注心灵成长的人们加入我们的读书会!
(注:以上文字、图片分享自浙江余姚三简素心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