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身心合一
身心合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768,050
  • 关注人气:42,1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行合一》新书出版!活出最圆满的自己

(2017-03-01 14:26:36)
标签:

身心合一

民间国学

文化

分类: 民间国学堂

《知行合一》新书出版!活出最圆满的自己

        好消息:我的第二本书《知行合一:活出最圆满的自己》,现已由海南出版社正式出版。
 

《知行合一》新书出版!活出最圆满的自己



编辑推荐:
★内心安宁,岁月静好。一本书,让你认识真正的自己,活出自在的人生。

★用心生活,活出生命的精彩;心无挂碍,任世事纷扰,我心自安宁。

★家和万事兴:把最好的耐心和宽容留给家人,让心柔软,让家充满温暖。

★开悟原来并不难:世间最美的声音是寂静。当头脑寂静的时候,就是心灵开悟的契机。

★一个生命觉醒的课堂:都说人生如梦,可是做梦的人是谁?

★认识真我,回归真我:人人都有三个我,而哪一个才是真我? 

    目前本书已在我的微店上架,现有“
买一赠一 的特惠活动,欢迎订购。
 可直接扫描下图微店的二维码购买
《知行合一》新书出版!活出最圆满的自己

 内容简介:
学习传统文化的智慧,放下角度,和光同尘,活出生命的圆满。

学老子,专气致柔,不出户而知天下,活出婴儿纯真的天性;

学阳明心学,心外无物,知行合一,找到解脱烦恼的秘诀;

学心经,心无挂碍,心安自在,不宠无惊过一生;

学做父母,身教重于言教,只要自己做好了,孩子自然错不了;

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育,最好的父母最懂得孩子的心。

书中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朴素的文字,简单的道理;言简意赅,不事说教,只为让你明白——我是谁?
 
精彩书摘:
世间最美的声音是寂静
想一想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间,我们所能够感受到的万事万物,包括我们人类自己的身体,哪一处没有“空”的存在?如果没有“空”,世间万物又如何存在?

我们听到的声音与声音之间有“空”存在,没有“空”声音就无法转换,只能永远持续一个单调的音符,我们就不可能听到完全不同的美妙声音。
不过世间最美的声音是寂静,就在声音与声音之间。

我们头脑里的念头与念头之间有“空”存在,没有“空”脑海中的念头就无法连续,我们就只能永远卡在一个固定的念头上,不可能产生无数奇思妙想。
不过世间最奇妙的念是“无念”,就在念头与念头之间。

禅宗祖师说这个“无念”就是“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之时,谁能契入这个“无念”状态,谁就是一个开悟者。
我们说话的语言与语言之间有“空”存在,没有“空”我们就只能看到嘴唇的翕动、听到一个毫无意义的音调,却再也听不到任何美妙的语言。
不过世间最美的语言是无言,就在语言与语言之间。

人与人之间有“空”存在,如果没有“空”我们的身体就没有空间移动,整个人类就会成为一个连接紧密绵延万里的“人肉市场”,人类就再也没有美丽可言。
而最能够产生美的地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没了,美也就消失了。

物与物之间有“空”存在,没有“空”所有的物体就会凝成一个奇形怪状的“新大陆”。有了“空”,才有多姿多彩的世间万物。
星球与星球之间有“空”存在,如果没有“空”宇宙就会成为一个被塞满了无数星球的“黑洞”,永远处在黑暗之中。有了“空”,才有了光明。
“空”遍布于虚空宇宙的每一处空间,也遍布于世间的每一处角落,无所不在。

《知行合一》新书出版!活出最圆满的自己

活出真我:心无挂碍自超然
李白诗曰:“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人生中总会有各种各样无穷的烦恼,而认识“真我”的另一个重要的、也最具现实性的意义,就是“化烦恼为菩提”,能够更好的解决生活中一切的烦恼。
生活中所有的烦恼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明显特点:我们陷入头脑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自己的内心总是被各种令人抓狂的念头、想法和芜杂的情绪感受不断的拉扯,“剪不断、理还乱”,怎么跳都跳不出来,真正的“苦海无边”,越陷越深。严重的就会导致抑郁症、精神分裂,有的甚至还会有自杀倾向。

所有心灵的苦恼几乎都是这样的模式,迷失在头脑的思维里和情绪的感受里,总是反复的在一件事上纠缠不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在我们从“真我”和“假我”的角度来剖析一下:所有头脑中的念头、想法和内心的情绪感受无非都是“假我”的表现。“假我”好比是“当局者”,而“当局者”最容易迷失自我——因为一直陷入虚幻的感受里“认假为真”所以迷在其中,认为一切的感受和想法都是“对”的,都是“真实”的,因为坚持自己“错误的对”和“虚幻的真实”才导致内心各种的烦恼和痛苦。
这就是一切痛苦的来源——认假为真。
 
本书分上下两卷。
上卷:低到尘埃里,开出最美的花。
下卷:返璞归真: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育。
《知行合一》新书出版!活出最圆满的自己

目  
上篇 低到尘埃里,开出最美的花
(一)一个好女人可以旺三代
中华胎教第一人
一个好女人可旺三代人
(二)千古奇冤:女子与小人不难养
原始质朴的“野合”之美
沉冤昭雪:女子与小人不难养
(三)易经大智慧:男尊女不卑
“天尊地卑”不等于“男尊女卑”
汉字文化:尊、卑的本义
回归传统:“天尊地卑”的真义
(四)此心安处是吾家
老子的智慧:真空妙有
无中生有:大脑思维何处来?
“无中生有”并非“凭空捏造”
静谧祥和:男人的天职大吗?
温馨安宁:女人想要的多吗?
(五)化敌为友:“君子报仇”的最高智慧
君子报仇,何必十年?
相逢一笑泯恩仇,君子从来不报仇
宠辱不惊: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不忘初心:男、女不同的君子风范
(六)厚德载物:女子有才、无才都是德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古代的巫文化:通天达地,超越生死
女巫与女德:女子本身就是德
女人如水,上善若水
(七)低到尘埃里,开出最美的花
世间最美女人花
生女当如“周太太”
(八)一梦华胥千古恨
男儿当自强,红颜非“祸水”
(九)胎教奥秘几人知?
汉字的奥秘:女人可以说“不”
不能错过的胎教关键时间
不言之教:教育的根本理念
真正的胎教是要动心的
(十)先天性疾病的由来
胎儿发育的三个重要阶段
(十一)《中庸》的智慧:脾气应该这样发
知天达命,从心所欲
中庸之道,云水禅心
(十二)活在当下:庄子的“如镜”人生
如梦如幻:镜子里面的人生境界
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十三)情与性:男女的动物性差异
生殖崇拜:汉字里的两性文化
民以食为天,以色为地
“婚外情”乱象的生物学渊源
杜绝“性冷淡”:孕期房事禁忌
(十四)夫妻备孕,汲取经典智慧
事半功倍:读诵经典的最佳时间
不可不知:人生必读的几部经典
做事不“失道”,做人不“缺德”
(十五)警惕“幸福杀手”,不要死在“对”里
为了家庭的幸福,认一次错又何妨?
大道至简:不可不知的“反动”理论
(十六)《红楼梦》的女权主义和“如梦”人生
金陵十二钗,一把辛酸泪
镜花水月: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梦”解人生:人人都有三个“我”
(十七)认识你自己——我是谁?
探梦空间:未曾生我谁是我?
宇宙真相: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
庄周梦蝶:觉而后知其梦也
觉醒之旅:生我之时我是谁?
科学反思:迷信科学算不算是一种迷信?
痴人说梦:“我”无处不在
白日做梦:人生不过梦一场
梦醒时分:“无我”即“真我”
唯我独尊:“天人合一”的真义
生活大智慧: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十八)自在人生:活出完整的自己
活出真我:心无挂碍自超然
波浪的智慧:还我本来面目
《知行合一》新书出版!活出最圆满的自己

下篇
返璞归真: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育
(一)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童蒙养正:孩子不是一张“白纸”
见微知著:三岁注定人的一生
大人应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二)父母也需要“上岗证”
叩问天下父母:您知道怎样做父母吗?
曾子的遗愿:先学养子而后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三)老子的智慧:不出户,知天下
所有存在的一切都是“自己”
返老还童:活出婴儿的天性
“不出户”何以“知天下”?
何为闭关:关闭人体内的通道
何为止语:关闭头脑里的嘴巴
(四)心学的智慧:化烦恼为菩提
世间最美的声音是寂静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摆脱烦恼的秘诀:致良知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五)用心生活:活出生命的无限美好
阳明“四句教”:善恶到头终有报
用心生活:用的是哪颗“心”?
唐僧为何要到“西天”取经?
孙悟空是唐僧的心灵导师?
(六)超然物外:以旁观者的姿态看世界
心无挂碍:花开花落任东风
超然物外,旁观者清
香严禅师:一击忘所知
虚云大师:狂心当下息
知行合一:活出最圆满的自己
龙场悟道:人人皆可为圣贤
(七)阳明心学:活出最美的人生
心外无物:此花不在汝心外
心无所住:质本洁来还洁去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内心安宁,岁月静好
(八)婴儿的纯真:无所知无所不知
成人有知有识,婴儿有知无识
因为一无所知,所以无所不知
感时花溅泪:植物也有心灵感应
每一个孩子都是来取代父母的
不要“占有”,只要“拥有”
返璞归真:后退原来是向前
(九)培养“天才”的三个关键期
所有“天才”教育都要在七岁前完成
放下“小我”,成就“大我”
婴幼儿最易出现的三个“多病期”
父母必知:“天才”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十)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超级学霸:史上最强的学习能力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导师
(十一)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育
让孩子内心幸福的秘密
学而时习之,“苦”不堪言
(十二)分数真的能代表一切吗?
真正的考试不在学校考场上
成功利器:知识还是智慧?
(十三)孩子沉溺网络的深层根源是啥?
爱的缺失:可怜天下儿女心
是迷恋网络,还是寻求自我?
父母所不欲,勿施于子女
(十四)不要打着“爱”的旗号“残害”孩子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父母
真正的爱首先是一种尊重
(十五)爱孩子,就要给孩子自由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光同尘:放下角度,圆满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