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身心合一
身心合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550
  • 关注人气:42,1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孝心感动天和地

(2017-02-16 15:12:13)
标签:

民间国学

身心合一

文化

分类: 民间国学堂
        一个人的童年,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弗洛伊德提出的这一观念,与我国自古以来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观念,如出一辙。三岁,一个懵懂无知的顽童,但也正因为无知,才更易受成长环境的浸染,这种浸染,是无声无息的,也是影响至深的。三岁,是一个人最美好的童年时光,而对三岁的钱乙来说,幸福,是一个非常渺茫的词,渺茫的就像钱乙的父亲所走的寻仙之路一样,永远看不到希望。也许,每一个成功者都会有一段坎坷的人生经历,中医“儿科之圣”钱乙,就以他一生的传奇经历,证实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那句古话。当然,也一并验证了弗洛伊德的那句名言:一个人的童年,将影响到他的一生。

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钱乙刚生下来不久,还未等他产生恋母情结,母亲就因病去世了。父亲钱灏是一名赤脚医生,但他真正的爱好不是行医治病,而是寻仙仿道。在小钱乙三岁那年,父亲毅然背起行囊,东游海上不复返,寻访仙山去了。留下小钱乙一个人,傻傻的坐在家门口,从天明等到天黑,又从天黑等到天明,等着父亲像往常一样回来。

孝心感动天和地
 

可是,父亲再也没有回来,可怜的小钱乙是跟着姑母、姑父长大的。尽管幼时被父亲抛弃,然而钱乙长大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东海之上寻找他的父亲。而且不辞劳苦,锲而不舍,前后总共寻访了九次,历经十余年,在钱乙三十岁的时候,才终于在东海之滨找到了自己的父亲。孝心感动天和地,苍天不负苦心人,正是有如此大孝之心,钱乙才最终成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钱乙的父亲是医生,姑父也是一名医生,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不幸的童年经历,钱乙可能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但很难有机会成为一名儿科医生。在钱乙之前,中医几乎是不分科的。但对于过去的中医来讲,由于缺乏现代先进的医疗设备,而小孩子又很难自己说清病情,脉象也难以像成年人那样明确清晰,因此小儿的病往往很难诊断和治疗,以至有“宁治十大人,不治一小儿”之说。在钱乙生活的时代,当时的北宋皇帝宋神宗,前后生育十四个儿子,却因病夭折了六个;十个女儿,因病夭折了七个。贵为皇帝的子女,身边自然有御医精心诊护,然而病死率依然如此之高,连皇家御用的太医都束手无策,可见古代的儿科之难。

孝心感动天和地
 

而钱乙正是因为自己未曾有过美好的童年,那种内心对童年美好的渴望,以及对患病儿童的怜悯,自然与众人不同。也许正应了“三岁看大”的古话,这种与众不同的情结,无形中注定了钱乙与中医儿科,必然有着不解之缘。

    因此,每次钱乙随姑父出诊时,只要遇到患病的儿童,看到患儿眼中流露出的如同他三岁时一样孤苦无助的眼神,钱乙的内心都会有一种彻骨的疼痛,仿佛患病的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自己的至亲骨肉。姑父是看着钱乙长大的,自然明白钱乙内心的感受。“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茨威格,在他的传世杰作《人类群星闪耀时》里面说了这样一段话:“一个影响至为深远的决定系于唯一的一个日期,唯一的一个小时,常常还只系于一分钟,这样一些戏剧性的时刻,命运攸关的时刻,在个人的生活中,在历史的演进中,都是极为罕见的”。钱乙的姑父就是在这样一个命运攸关的时刻,送给钱乙一本《颅囟经》(这是在钱乙之前唯一的一本儿科专著,可惜后来又失传了),叮嘱钱乙用心研习儿科,以期为更多的患儿解除身心之苦,尽享美好的童年。因为姑父的独具慧眼及因材施教,中医史上才有了“儿科之圣”的诞生,现在的成年男女也才有了“六味地黄丸”的呵护。六味地黄丸,就是钱乙首创,用来调理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阴虚之证;而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则几乎成为成年人的专利了。没错,在历史面前,即使寿如彭祖,也不过是个孩子。何况,每一个大人心中,都有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孝心感动天和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