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的通天彻地,爱的肆无忌惮

标签:
民间国学身心合一文化 |
分类: 民间国学堂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从宋代小词里面撷取了几首前人的佳句,另赋新意,提出了三种不同的人生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历的第一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层境界。
诗,词,曲,是中国传统韵文的三种主要形式。诗是诗人用以言志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所以凡是用来言志的诗,都登得上大雅之台。而词不同,词就是歌词,词和曲原本是用来配乐歌唱的,如同现代的流行歌曲,适宜在市井传唱,而难登大雅之堂。如果用“阳春白雪”来形容诗,那么词和曲就是“下里巴人”。
不是说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哪个更雅,哪个更俗,雅俗自在人心,非关文字。恰如赵州禅师所说:“正人说邪法,邪法亦随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亦随邪”。诸法本身没有正邪之分,只在于不同人群的需要;诗词本身也没有雅俗之辨,只在于不同受众的喜好。桃花有桃花的娇艳,野花有野花的怡然;阳春白雪自有阳春白雪的高洁,下里巴人也自有下里巴人的清淳。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就是一最好的佐证,最美好的词,也最适合在民间流传,因为,只有民心才是最美的。如甘肃敦煌出土的《敦煌曲子词》,就是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俚词俗曲,而其中写的最好、唱的最多的,往往都是歌咏男女情爱的作品,词虽拙朴,却是民众最纯情也最直白的表达。“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国最美的《诗经》,既来自民间,又歌咏爱情,下里巴人,美到人心里,才是真正的美好。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而词,词是艳词,关乎美女与爱情,关乎闺怨和思妇。而且,不只写人间的爱情,还写天上的思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因此,当小词最初由民间传至士大夫阶层时,大多都是一些文人雅士写给歌伎舞女,用来在饮宴聚会时歌唱的,这样的小词里难免有一股浓浓的脂粉味和闺阁气。于是很多自以为正派的文人骚客便羞于写词,写了词也羞于示人,示人时也羞于把小词放在文集的正篇,而是放在附篇。
然而,世间最美的诗词,往往都是关乎美女和爱情。爱的越深,诗越绮丽;爱的越痛,词越凄美。
如康熙朝的一位传奇人物,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
悟,悟的通天彻地;爱,爱的肆无忌惮。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碰你的指尖;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如果没有一颗迥脱凡尘的洁净心灵,怎么能够爱的如此细腻?如此深沉?又如此无声?如此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