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字的表面字体来看,“广一口”,指一人发号施令广布四方,这样的人自然是职权最高者,而在上古母系氏族时期,能够发号施令的最高权利人自然是女人。许慎《说文解字》注释为:“后,继君体也,施令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那时的“后”不是太后的“后”,而是君后的“后”,是整个氏族部落的最高首领,当然——是女首领。中国出现最早的一位女首领就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华胥氏,也是我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并且开创了上古时期一个美好如梦幻的国度——华胥国,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统一华夏后曾经因为梦游华胥国而领悟了治国大道。《列子·黄帝》篇中曾详细记载了黄帝梦中所见华胥国的情景:“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道,不知向顺,故无利害。”不管这个梦幻一般的华胥国是否真的存在,但华胥国的“梦幻”却已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美好的诗词世界。宋代姜夔有一阕词《蹋莎行》里写道:“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借华胥幻境的唯美,写出了伊人娇柔的姿态。宋代黄庭坚也有一阕词《醉落魄》:“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争名争利休休莫,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借华胥幻境的自在逍遥,释放着心中名利的枷锁。
后来随着历史车轮的运转,父系社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母系氏族于是永远的成为了遥远而又瑰丽的“华胥一梦”,不过曾经象征女性威权的“后”字却保留了下来,依然是女性特权的专用字,特用以称谓皇帝的正配夫人,秦始皇以前称为“王后”,秦始皇以后升级为“皇后”。我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史上第一王后”是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后母辛”,她也是我国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因她的贤德与功绩被国人尊称为“妇好”,光从名字看就是一个好女人。“一个好女人可以旺三代”,因为有这样一位好女人相辅助,所以才有了商朝的“武丁中兴”,从“武丁”到其子“祖庚”和“祖甲”,谱写了商朝最辉煌的一段百年历史。这就是古代女子真正的“女德”——相夫教子。当然,如果是在帝王之家,王后的“相夫”或太后的“教子”也有一个不太文雅的专有名词,叫“后宫专政”。从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到史上最后一位太后“隆裕太后”,尽管后宫专政在史家看来是让历朝历代的皇帝极为头痛的事,但实际上她们都只是在恪尽本分的行使着她们“相夫教子”的专利权而已。我们不能因为其中有几位女子被私欲、权欲蒙蔽了头脑,做出了一些不利于国家民族的事,就称她们为“红颜祸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