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由村上春树到胃癌

标签:
健康身心合一文化 |
分类: 身心合一 |
村上春树,文学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也曾多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古书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我平常最大的爱好就是买书、看书,前段时间刚看完村上春树的最新作品《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因为是慕名而买的,所以书看的特别认真,且不管内容怎样,大师的作品不由得就让人升起一种敬畏之情。但是实话实说,我真的没看懂这本书好在哪里。
我虽然喜欢看文学类的书,但对于文学作品的好坏其实是丝毫不懂的,所以买书的时候也都是先看作者及该作品的大众评价。对于《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这本书,我不得不说,如果不先看作者,而是直接先看作品的内容,我是断然不会买的。
于是我明白,我买的不是书,而是作者的名气。而且我发现,我这种买书的态度,其实与我们平常所谓的“以貌取人”没有多大差别。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先入为主的名声或印象给骗了,于是我们再也看不到事物原汁原味的状态(或曰真相),我们看到的只是外界种种的媒体信息灌输给我们的模糊概念。
我们似乎已习惯于被动接收,而早已失去了辨别真伪的能力。
于是老子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给我们提了醒:“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说:一旦我们把某种事物用一个特定的名称标注下来,那我们就很难再看到这个事物的真相了。
我们看到的只是事物的名称,而非事物的真相,但我们还会误以为我们看到的就是真相,这真的是一件值得悲哀的事。
为了让这个“悲哀”显得更真实,我们来试举一个例子阐明一下。比如我们说一个名称:胃癌。毫无疑问胃癌是一个已经被医学确定的疾病的名称。但是如果我们先不看疾病的名称,而只看该病在身体上的症状表现,我们看到的或许就是食欲不振、呕吐、胃胀或疼痛等现象,这些现象其实都是我们平常生活中身体最常见的现象,根本不会引起我们心理的恐慌甚至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但是如果给这些平常现象冠以一个“胃癌”的名称,那这些现象就不再平常了。
不只是不平常,而且还会死人的。
但是,我们不妨想一想,那些被冠以“胃癌”的称谓而不幸死去的人,真的是因为身体的症状表现而死的吗?同样的症状表现,如果被冠以类似胃炎或胃溃疡的名称,还会有人为此而恐慌乃至死亡吗?
一个名称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附:身心合一自愈法2015年全国巡回开课各地行程安排:
一月份:山东济宁(1月17-23日),已圆满结束;
三月份:陕西西安(3月8-14日),即将开始;
五月份:浙江丽水(时间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