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身心合一
身心合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316
  • 关注人气:42,1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拈花微笑

(2013-05-08 08:13:42)
标签:

身心自然

原创

健康

分类: 身心合一

《五灯会元》原文: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被称为是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凡后世禅宗学人无不潜心参究其中奥义,以期领悟佛陀真正的教诲。

然而,禅在心悟,非能意解。禅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不可议。既不可以用头脑思维,也不可以用言语议论。禅超越一切的思维观念,超越一切的语言文字,禅就是当下如是的自然状态,一旦想用思维理解或者想用言语诠释,就已经失去禅的本来状态了。所以古德曰:开口便错,动念即乖。

印度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当你教一个小孩子给一只小鸟命名,说那是一只“鸟”时,那个孩子就再也不会看到鸟了。此后他们将会看到的就只是那个叫做“鸟”的词语,以及该词语所蕴含的信息,而不再是没有任何名词概念之前的实相。

禅所指的就是实相,即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就是当下一切自然的存在状态,是以无我的心境所体验到的当下如是的样子。真相无关乎思维和语言,语言和思维在真相面前渺若无物。诚如德山禅师所言: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了解了禅的本意我们就容易了解拈花微笑的意旨了。世尊拈花所呈现的就是当下如是的自然状态,我们唯有抛却一切头脑的概念,放下一切的思维和语言,如此方能自然契入当下的实相状态。与会众人一旦想用头脑来理解世尊拈花的意旨,就已然脱离当下的实相,自然无法契入世尊拈花的如是状态了。此时唯有迦叶尊者摒弃一切头脑的概念,契入当下如是的真相,而与世尊拈花的实相相应,与自然合一。此时迦叶的微笑并非为世尊而笑,也非为世尊所拈之花而笑,也不是因为自己能够领会世尊拈花的意旨而笑;迦叶微笑,只是因为,他契入了当下的实相。

在当下如是的状态里,美与丑、是与非、善与恶等等的分别对立都不复存在,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美好;在当下如是的状态里,没有烦恼也不需要喜乐,没有痛苦也不需要幸福,没有束缚也不需要解脱,一切都是如此的圆满如此的自在。在当下如是的状态里,身心内在的喜悦油然而生,这种内在的喜悦不需要刻意展现而自然流露出来,于是迦叶微笑了。这笑没有任何的缘由,只是当下的自然流露。

此时的世尊与迦叶同处于当下的如是状态,一个无意拈花,一个自然微笑,直下无心,默契而已。

一花一笑之间,禅宗从此创立。

非关语言,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印心。

《五灯会元》记载,世尊曾对文殊大士曰: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佛陀为众生辛苦说法四十九年,却自言“未曾说一字”,而这恰恰符合禅宗不立文字的宗旨。因此世尊在灵山会上传禅宗心法时也未曾说一字,只是拈花示众,以心传心。

唐朝有位无尽藏比丘尼曾做过一首诗,也颇具拈花微笑的意趣,诗曰: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诗中以春喻禅,阐明我们一直生活在禅中,却不知禅的存在。一旦我们放下一切的欲求,纯粹体验当下的美好——偶把梅花拈来,禅心自然绽放。

法尔如是。如是而已。

(温馨提示:五月份第二期身心自然疗法培训班现已开始报名(具体日期为520—526日)。每期培训班仅招收6名学员。名额有限,欲报从速,额满为止。详情请参看博文五月份第二期培训现已开始报名。如果暂时没时间前来参加面授培训学习,也可以先参加远程教学,详情请参看博文“ 远程教学和面授培训学习内容完全相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