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呼吸之间

(2013-05-06 08:37:56)
标签:

身心自然

原创

健康

分类: 身心合一

《佛说四十二章经》原文:“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人生究竟有多长?

《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度百岁乃去。

《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佛曰:人命在呼吸之间。

呼吸之间,只是一个刹那,转瞬即逝。

佛说人的生命只在呼吸之间,形容人生的短暂,表面的含义是要人们看到生命的无常,是希望世人能够放下对肉身生命的依恋和执著。一个人即使活到百岁,从整个生命的历史长河来看,也只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口气不来,生命就终结了。

但是我们也不要因此而悲伤,因为刹那即永恒。佛陀教导人们认识到无常,同时也指出了无常的反面——有常。无常好比是刹那,有常即是永恒。生命是无常,也是有常。无常在呼吸之间,有常也在呼吸之间。

中医切脉判断脉的迟数缓急,就看一息之间患者脉搏跳动的次数。诊脉者气息调匀以后,气呼出一次再吸进一次,这样一呼一吸的过程称为一息。此外息还有一层含义,特指呼与吸之间的停顿。仔细体验一下就能够发现,我们在每次一呼一吸之间都会有一个极其短暂的停顿状态,这个状态叫做“息”。这个短暂的停顿状态乍看一下只是一个瞬间,极为短暂,但是这个短暂的瞬间确是生命有常的关键,也是悟道的关键,佛道的奥秘就在于此。

奥秘在于呼与吸之间的这个短暂停顿所呈现的状态——一种纯粹的空的状态。空不是不存在,空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状态。空表面看似啥也没有,看似毫无作用,但是空有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它容纳了一切的有,也令一切的有能够自然的起作用。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就专门强调了空的作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比如呼与吸之间这个短暂的空的状态,如果没有这个空的停顿,呼气与吸气就没有办法完成转换,呼出去就没有办法再吸进来,吸进来也没用办法再呼出去,正是因为有个短暂的空的停顿状态,人的呼吸过程才能进行的如此自然。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呼吸在,生命才能继续;然而呼吸之所以能持续进行,是因为呼与吸之间有“空”的存在。只是这个空的状态过于短暂,以至于绝大多数时候都被我们绝大多数人完全忽略掉了,以至于我们既认识不到空的存在,也认识不到空的作用,以至于我们身在道中别觅道,结果离道越来越远了。

当然,道从不远人,只是我们人自远道。

《西游记》里面有个妇孺皆知的典型人物——孙悟空。唐僧代表一个修行人,西天取经代表修道有成,大徒弟代表首要的一步,一个修行人要想修道有成,首要的一步就是要悟空,要体悟到空的状态。世人执迷于外在有形的世界,所体验到的只能是生命的无常;唯有体验到一切有的载体——空的状态,才能体悟到生命的有常,即永恒。佛陀说的人命在呼吸之间,就是希望世人能够体悟到呼与吸之间的空的状态,如此才能达成生命的永恒。如《黄帝内经》中所讲的上古之真人一样,能够“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为什么体悟到空的状态就能够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因为空是一种无限的存在状态,空是无穷尽的,如同《心经》上所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空不生不灭,空不垢不净,空不增不减。当然这个不生不灭的“空”不是我们现在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空,而是指“空”的真实的存在状态。这个状态非语言文字所能诠释,唯有自己亲身体验方能领会,如唐玄奘法师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个一呼一吸之间,和声音与声音之间,和思维与思维之间,即古人所谓的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之时,都是同一个状态;乃至与《金刚经》的四句偈“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都是同一个状态,都是一种真实的空的存在状态。空不是啥也没有,空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状态。当人的自我意识与呼吸之间的空的状态融为一体,即与空合一,就能体悟到生命的永恒——有形的肉体终会消亡,而生命的本性却永远不灭,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温馨提示:五月份第二期身心自然疗法培训班现已开始报名(具体日期为520—526日)。每期培训班仅招收6名学员。名额有限,欲报从速,额满为止。详情请参看博文五月份第二期培训现已开始报名。如果暂时没时间前来参加面授培训学习,也可以先参加远程教学,详情请参看博文“ 远程教学和面授培训学习内容完全相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