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病名的演变
(2010-10-22 10:58:09)
标签:
王冰中亚《内经》消瘅消渴病杂谈 |
分类: 【糖尿病研究】 |
消渴病是糖尿病的中医病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糖尿病的国家之一。在先秦时期,淮南子·说山训》曰:“嫁女于病消者,夫死后难复处也”,这里病消即指消疾,为古代最早的糖尿病病名。印度也是记载糖尿病较早的国家,约公元前500年至400年间,梵文古医书The Susruta Samhita中载 有尿甜如蜜的治疗。在西方罗马时代,约公元前30年Aulua Cornelius也描述过糖尿病。公元后,在中亚西亚阿拉伯人(约公元850至892年)的史料里也见到了糖尿病的记载。到了 公元1674年,英国人才发现了尿甜,这个记载比中国人晚了一千多年。早在隋唐时期甄立言于《古今录验方》即云:“渴而饮水多,小便数…… 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从以上文献看,糖尿病的渊源最早都根植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约在公元前1395年至公元前1122年的殷商时代,据甲骨文记载,当时人们对22种病有简单的认识,其中有一种叫“尿病”。由于目前缺乏进一步的考证资料,“尿病”确切所指尚不清楚,但不排除是最早认识糖尿病的记载。糖尿病与摄食不节有关,殷商时代医疗卫生尚很落后,这批卦辞所载疾患基本来源于统治上层,其不乏姿食厚味者,加之“臣窃尝大王粪”之习,故有可能在当时 就建立了甜尿与疾病的联系。
先秦时期有“病消”一词,即“消病”,并言此病可以死人,说明这一时期对这个病的预后有初步的认识。至《内经》时期,中医对消渴病认识有了很大的发展,病名的内含不断丰富,出现了多种表达,如:消渴、脾瘅、消中、鬲消、消瘅等。
“瘅”汉以前通“”,《释文》:“,又 作“亶 ”,甲骨文作
“
在《内经》时代,尚未形成对消渴病的科学分类,但出现了概括不同类型的病名。《素问·脉要精微论》云:“瘅成消中。”王冰注云:“消中之证善食而瘦。”林亿等“新校证”云:“详王冰以善食而瘦为消中。”“消中”一名由此而来。脾瘅出自《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名曰脾瘅。”《内经》所云“消中”和“脾瘅”为一类,即后人所称“中消”、“脾消”。盖因脾经燥热,饮食入腹,入汤沃雪,随小便而出者。《素问·气厥论》:“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又云:“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鬲消”亦作“隔消”“膈消”,为后世所言之“上消”。《内经》之“肺消”最初意非“上消”,“上消”一般所指因肺经脏有热而口渴多饮者。心移热于肺可以使其然,而移寒于肺则无上消典型证候。《内经》此处之“肺消”,可能指消渴病的一种晚期类型。尤怡曰:“肺寒则气不化,不化则水不布,不布所饮之水,直趋而下,且并身中所有之津,尽从下趋之势,有降无升,生气乃息,故曰饮一溲二,死不治。”“肺消”为“上消”别称是后世所演。此外,“肺消瘅”一词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齐章武里曹山跗病,臣意诊其脉曰:肺消瘅也”,其似“鬲消”一类。
消渴一词至东汉后被广泛使用,并逐渐取代“消瘅”。随着对消渴病认识加深,至宋代出现了“三痟”名称。王怀隐等在《太平圣惠方》中云:“夫三痟者,一名痟渴,二名痟中,三名痟肾。”并释:“一则饮水多而小便少者,痟渴也;二则吃食多饮水少,小便少而黄者,痟中;三则饮水随小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痟肾。”可见“三痟”即“三消”之前称。宋以后明确提出了“三消”及“上消、中消、下消”之名词,其含义及相互关系如《临床指南医案》所云:“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上消者,渴证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阳明之火皆能熏灸而然,故又谓之膈消也。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消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