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曼卿-芙蓉城主-洪昉思

(2013-09-28 23:08:09)
标签:

石曼卿

芙蓉城主

月如无恨月长圆

《女仙外史》

情痴情种

今天,给亲爱的博友们介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的一篇祭文,全文如下:
 
                                祭石曼卿文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尚飨!
 
为了使博友们更好地理解文意,笔者将译文也转录如下:
 
治平四年七月某日,具官欧阳修,谨派尚书都省令史李旸前往太清,以清酒和几样佳肴做祭品,在亡友曼卿的墓前设祭,并写一篇祭文来吊祭:
唉,曼卿!生前既是英杰,死后必是神灵!那跟万物一样有生有死,而最后归于无物的境地的,是你由精气暂时聚合的身躯;那不跟万物同归于尽,而出类拔萃永垂不朽的,是你流传后世的名声。这是自古以来的圣贤,都是如此的;那些已载入史书的姓名,就像太阳星辰一样明显。
唉!曼卿啊!我见不到你已经很久了,可是还能想象你生前时的模样。你意态不凡,光明磊落,又那样超群出众,埋葬在地下的遗体,我猜想不会化为烂泥腐土,应该会变成最珍贵的金玉。不然的话,就会长成青松,挺拔千尺,或者产出灵芝,一株九茎。为什么你的坟墓偏偏是一片荒烟蔓草,荆棘丛生,寒风凄凄,露珠飘零,磷火闪闪,萤火虫乱飞?只见牧童和砍柴的老人,唱着歌在这儿上下走动;还有慌张受惊的飞禽走兽,在这儿徘徊悲鸣。现在已经是这样的光景了,经过千秋万岁之后,怎知道那些狐狸、老鼠和黄鼬等野兽,不会在这里掏穴藏身?自古以来,圣贤都是这样,难道单单看不见那旷野上一个挨一个的荒坟?
唉!曼卿啊!事物由盛而衰的道理,我本来是早已知道的。但怀念起过往的日子,越发感到悲凉凄怆,不知不觉迎风掉下眼泪的我,也只好愧于自己达不到圣人那样淡然忘情的境界。希望你能够享用祭品
 
读后,诸位是不是有试曾相识之感?是的,它就是《芙蓉女儿诔》,只不过没有诔文那么长,那么悲愤激荡。为了便于对比,笔者将有关相象的部分载录如下:
 
                                芙蓉女儿诔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
  ......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姊妹悉慕媖娴,妪媪咸仰惠德。
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薋葹妒其臭,茝兰竟被芟鉏!花原自怯,岂奈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偶遭蛊虿之谗,遂抱膏肓之疚。故而樱唇红褪,韵吐呻吟;杏脸香枯,色陈顑颔。诼谣謑诟,出自屏帏;荆棘蓬榛,蔓延户牖。岂招尤则替,实攘诟而终。既忳幽沉于不尽,复含罔屈于无穷。高标见嫉,闺帏恨比长沙;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自蓄辛酸,谁怜夭折?仙云既散,芳趾难寻。洲迷聚窟,何来却死之香?海失灵槎,不获回生之药。
  ......
  尔乃西风古寺,淹滞青燐,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楸榆飒飒,蓬艾萧萧。隔雾圹以啼猿,绕烟塍而泣鬼。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梓泽馀衷,默默诉凭冷月。
   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而亦妒。箝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在君之尘缘虽浅,然玉之鄙意岂终。因蓄惓惓之思,不禁谆谆之问。 
  ......
......发轫乎霞城,还旌乎玄圃。既显微而若通,复氤氲而倏阻。离合兮烟云,空蒙兮雾雨。尘霾敛兮星高,溪山丽兮月午。何心意之怦怦,若寤寐之栩栩?余乃欷歔怅怏,泣涕彷徨。人语兮寂历,天籁兮篔筜。鸟惊散而飞,鱼唼喋以响。志哀兮是祷,成礼兮期祥。呜呼哀哉!尚飨!
 
仔细对比、推敲两文,虽然诔文内容更加厚实、用典更加高古、词藻更加华丽,但其形式、用词、意境、含义有诸多相似之处,你不能不承认诔文对欧阳修的祭文有所借鉴、因袭,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诔文祭典的是司掌芙蓉花的花主晴雯,而民间传说中真正的芙蓉花神则是这位历史上的真人石曼卿。石曼卿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才子、书法家和爱国诗人,他还是一位名闻遐迩的酒神,有一次陪友人在酒楼喝酒,从上午直至晚上,喝了整整一天酒,竟然毫无醉意,此事传遍京城。宋朝时道教进入兴盛时期,道教胜地太清宫旁的隐山,为历代隐士之居。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载,石曼卿才髙而未遇,遂饮酒自放,愤世嫉俗,隐山、隐灵山一带便成了他经常读书弹琴,饮酒宴乐的去处。可惜他英年早逝,死时才四十八岁。宋代盛传在虚无缥缈的仙乡,有一个开满红花的芙蓉城。传说石曼卿死后仍有人遇到他,在这场恍然若梦的相遇中,石曼卿说他已经成为芙蓉城的城主。此传闻在民间广为流传,后人就以石曼卿为十月芙蓉的花神。石曼卿还有一幅绝对存世,有人以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征联,石对以“月如无恨月长圆”,一语既出,四座叹服。石曼卿又与月圆有了联系。

从以上祭文与诔文的对比,石曼卿如梦如幻般的仙界故事,我们已经知道《红楼梦》的作者一定对石曼卿其人其事非常熟悉,甚至是情有独钟,因为他在第二回通过贾雨村之口公布古贤风流榜时就没忘记这个人,将其跻身于陶渊明、唐明皇、柳七郎、秦少游、唐伯虎等头一等风流人物其间,主要原因不在于他留下的那册《石曼卿诗集》,更多的还是他那芙蓉城主的浪漫传说吧?!

然而,谁对这位芙蓉城主特别关注?谁又津津乐道于他的仙乡传说呢?是谁写过“月如无恨月长圆”的故事呢?是“曹雪芹”吗?是曹氏家族的什么人吗?是梅村还是笠翁?让我们读读《长生殿》吧!《芙蓉女儿诔》的“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委金钿于草莽,拾翠盒于尘埃”、“弄玉吹笙,寒簧击敔”皆引用于《长生殿》人物和情节,而与芙蓉直接有关的“蓉帐香残”,在《长生殿》里多次唱到:

 

领取钗、盒再收好,度芙蓉帐暖今宵。(《絮閤》)

 

那时有怨帷、绣幕芙蓉帐。(《哭像》)

 

映芙蓉人面俱非,对杨柳新眉谁试?(《寄情》)

 

好了,不说《长生殿》了,因为它通篇都是讲了李杨生离死别、月宫重圆的故事;石曼卿呢?那位风流成仙的芙蓉城主呢?让我们翻出脂批中提到过的《女仙外史》一书来,在第三十一回,有如下一段评语:

 

昉思曰:或问:以笔墨戏谑仙灵,有罪乎?曰:一要观其人之可以戏谑仙灵者;一要观其文之戏谑仙灵可以受者。大抵慧业文人,亦是仙流。他日会于芙蓉城内,群仙起而大哗曰:子来矣,当各罚一大觥,即醉死亦不恕。

 

文言文翻成白话文就是昉思点评道:也许有人会问:以笔墨来戏谑仙灵,有罪吗?回答是:一要看此人有没有本领来戏谑仙灵;又要看他的文采是让仙灵可以接受的。大抵颖慧的文人,也是神仙之流。到了那一天,此人与群仙相会于芙蓉城内,群仙起而大叫道:这个(曾经作文戏谑过我们的,指石曼卿)人来了,应当重罚一大杯,即使醉死也不能饶恕过他呀!

啊,还是洪升,这个将历史上有名的情痴情种引为同道的人,这个一生醉心于桂阴蟾宫亦欲追随嫦娥而去的人,只有他才会将石曼卿长挂于心,当然,也只有他才是借鉴欧阳修《祭石曼卿文》的真正有心人,由此可知,洪子昉思就是《芙蓉女儿诔》的唯一作者!

 

预告:下次推出另一篇也是说姓石的人的文章,他叫石季伦(《芙蓉女儿诔》提到的“梓泽”也是他)。石曼卿,石季伦,难怪《红楼梦》有个本名叫《石头记》,原来和这两个姓石的人也脱不了干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