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鹏程:《“富裕”的歌唱》

(2014-03-31 12:46:42)
标签:

杂谈

(徐鹏程: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声乐系2009级)

 

歌唱顾名思义就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与歌曲旋律等组成,而进行歌唱艺术实践又是一个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过程。“富裕”的歌唱,富裕并不是我们经常理解的物质上的富有,而在歌唱中我们要做技术和精神的富有。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一首声乐作品,必须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充分感受。因此,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首作品。作为专业声乐学习者,千万不能像普通人唱歌,只懂得旋律和歌词,别的概不考虑。

如何学习一首作品,才不至于让人说自己是个业余人士?首先拿到一首歌曲,先不要急于唱谱,而应该将歌词反复朗诵几遍,以便从中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和思想感情。一首歌曲可能篇幅很短,但是都要认真地去发掘和领会。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则越纯真。我们文学修养的深浅,会直接影响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可能在我们大学的时候,往往单纯从声乐技巧来谈歌唱表现,因此平时的接触面比较窄,不看小说不看画,不读诗文不听音乐,甚至于连报纸也不常看,视野不开阔,知识不丰富,这样的学唱是唱不出感情来的。那我自己来说,《想亲娘》从开始学习这首歌的时候就只知道这是一首云南民歌,歌词的意思也是表面明白,并没有深虑,总是张口就把自己的声音亮出来,把歌曲表现的粗狂,野蛮。而在课上,肯定是被否决的,老师“:能不能别用北方人的方式去唱这首歌,《想亲娘》是一首云南民歌,这首作品需要的是细腻的声音,不是野蛮的声音。”这就是一种人生阅历,就是一种常识,就是因为自己脑子里的接触面太窄,并没有理解作者每一句的含义。

其次学习歌曲的旋律。音乐中包括的要素很多,有节奏、旋律、音高等等,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对每个音符和乐句的安排都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因此,我们在演绎作品之前,学习伴奏旋律,歌唱旋律。反复领悟旋律节奏的起伏变化。其次,要对作品曲谱的前奏、间奏、尾奏、速度、表情等做全面的了解。《痛苦的费蕾》全曲自始至终无限的忧伤,开始非常连贯,夸张的咬紧音节,而在10.27.32小节处有三次出现伴奏的休止,这需要我们要死亡般宁静的演唱。这就需要以上我所说的方法学习前奏、间奏等总结出的。

我们还应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化为一幅幅活动画面,把自己化为作家、诗人,也变成作品的主人公。换句话说,就是身临其境。想象和意境会很快帮助你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歌曲的主题思想也就明确了,这样就会达到情真意切。当然我们解释音乐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种生活的积累,记忆的积累,情感的积累,这种积累越多,越丰富,“灵感”也越活跃,越丰富。《松花江上》这是老师在吃饭时候说的一个典型,太多的人确确实实是考虑了创作年代,背景,但并没有把自己融入到家乡被占领,吃不上喝不上,家破人亡的境况,只是一味的愤怒,一味地激动去表达这个作品,当我们家乡都没有了,吃喝不上的时候,确实我们愤怒,但我们还有力气去大喊愤怒吗?所以,我们应随时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和倾听各种生活的画面和声音,去感受生活,从而增强我们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以上是我对声乐学习中作品学习的一点小小见解,虽然大学已经毕业快一年了,也给自己鼓鼓劲“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也为看这篇小作文的声乐学习者鼓鼓劲!

徐鹏程

 2014-3-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