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作家写作新动向

(2012-09-05 23:05:36)
标签:

杜卫东

山西

强势媒体

宋体

名作欣赏

分类: 杂文随笔

走向强势媒体:山西作家写作新动向

 

 

山西作家这两年的写作,有一个动向值得注意:一批作家开始登陆强势媒体,在国内一批大报大刊显露身手。

只要不是故作轻蔑,大家都能看到的。陈为人在《随笔》开专栏,逢双月谈先秦诸子。在《名作欣赏》开改革家系列,月月见面。《社会科学论坛》的山西历史文化专栏期期见,已经出书。《领导者》《信睿》也多次露脸。周宗奇写《林鹏传》,学术随笔在《领导者》刊发。张石山在《名作欣赏》有解读《论语》专栏,每期一篇。近几年的纪实文学《穿越》,历史随笔等也在结集。聂尔在《读书》发表描述阅读的散文。毕星星在《南方都市报》开历史评论系列一年多,近期又在《南方周末》开了乡村纪事系列。广州的《同舟共进》和《随笔》,陈为人和毕星星几次相随登上同一刊期,主办方惊讶地看到山西作家鱼贯而入,不由刮目相看。

在网络媒体,赵化鲁的博客,点击量累计数百万。哲夫的微博,粉丝几十万。只有莫言那样的混账,才会轻佻地蔑视这类自媒体。近年来国内的多少民主进步选题,不都是微博倒逼出来的?谁不知道中国的新闻在微博?有微博,央视的《新闻联播》,不过是格式化的笑柄而已。

我先要对“强势媒体”做一个解释。什么是强势媒体?当然首先是发行量大,有全国性的影响。那么《人民日报》算不算?不算。强制摊派,发行数字失真,不过是伪强势。

发行量大当然是外在征象。主要是这些媒体所发所论,对中国问题都有鞭辟入里的分析报道。回顾历史开蒙启智,观照当下敢言能言。在言路钳制日益紧固的今天,面对权力横行,经济垄断,社会溃败,他们显示了知识人的社会担当。呼吁政治改革,推进民主治理,建设公民社会,媒体责无旁贷。它们才是众望所归的的意见领袖。它们的影响力大小当然不同,大家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则是确定无疑的。

这些报刊,大都是综合类,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包容性强。如果把社会比作树林,这就是一片混交林。各种树种杂居,文学在此真正成为社会问题的一支,和大家比邻而居。他一改清高自许的形象,走进沉重的生活,和大家一起风雨泥泞。文学融进社会,弱不禁风也会变得能吃能睡。力度即美。飘渺在空中是自暴自弃。

不能光看刊名。《财经》《经济观察报》,一眼看去好像是经济类报刊,其实它在历史文化问题发言也一派深刻独到景象。《炎黄春秋》是政史,在中国时下,却是每期都让一些人手脚颤抖。

我谨慎地用了写作这个词,就是为了区别于习惯使用的“创作”。可以看出,以上所说各位,都是携自己擅长的文体登坛,比较一致的是,他们趁手的武器是传记文学、纪实文学,学术随笔等,虚构遭到冷落。当然这些强势媒体并不是没有小说,但看一看内容,小说比例很低。我曾在《名作欣赏》撰文,指出小说的弱势趋向。从各大强势媒体的选择来看,这并不是胡说。

文联作协系统的刊物,常常喜欢以自己的“纯文学”自炫于人。纯文学这个概念并不科学,权且不说。不管任何类型的文学,写了总是要人看的。这一类的官办刊物,现在除了几家中央军,各省刊的发行,基本上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记得前些年我们曾经有一个段子,嘲笑一家省内发行几可忽略不计的刊物。这家编辑部规定,若有人问发行,一律回答:五万以下。段子尖刻得很。想不到前几天看到了中央军类似的回答。《小说选刊》主编杜卫东谈到中国作协刊物的发行量,说《人民文学》“不到10万”,《小说选刊》“远不到10万”。连我这个杜卫东的熟人,也要忍不住想笑。既然“不到”,何如索性说“远不到100万”呢?和最近发明的“自主性坠亡”一样,杜卫东的回答,也算近期的创造性语汇。不过再聪明的回答,都遮掩不住真实的困境。文学刊物没人理睬,原因很多。这里说的是,首先面对现实,勇敢地承认邻家有人火爆。

你不要误解,千万不要以为走进这些强势媒体是凑热闹。起主要作用的,还是价值观在支撑。谁都知道,现在的媒体经营很难。不必说激烈竞争什么的,单就过度监管,就足以让你伸展不畅,生不如死。这两年,许多报纸杂志都被所谓政治正确的领导所管制,胸怀理想追求自由表达的人一个个被整肃。媒体做大做强,该有多难!媒体依靠坚持公平正义,坚持社会进步,赢得读者,赢得大众,多么可贵!在这块国土,他们也是自由表达的先声。为推进国家的民主富强,他们承担了先行一步的压力和风险。我们走近他们,就是支持进步的事业,就是支持步履艰难的改革。初生的太阳并不孤独,无数热爱光明的人们聚拢过来,就是未来和希望。

几年前,文学界曾经嘲笑一类处境悲惨的作家自命清高。出一本书,老婆孩子看一遍,读者量立刻扩大3倍。机关领导干什么?就是经常为只有20个人知道的书,组织一个30人参加的研讨会。这种局面不能改变吗?强势媒体的呼啸声就在你耳边,已经成为无所不至的存在。它已经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必将改变我们的写作。走向强势媒体,是正确的选择。修正自己吧,你坚守的未必真有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