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震谣言背后的民众思维逻辑

(2010-05-15 08:38:50)
标签:

谣言

民众

官员

逻辑

鲁迅

山西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

        地震谣言背后的民众思维逻辑

 

 

    二月份山西曾经发生一次大规模的地震谣言传播,导致大半个山西数万人街头露宿,太原五一广场人车停驻满满当当,形成了大规模的人车集会。山西的谣言刚刚平息,南京、安徽一带又发生了预料之外的跨省区地震避难。最近,湖北的老河口,一条5月2日夜间到3日清晨发生地震的消息不胫而走,又一次数万居民外出躲地震,大街、操场、打麦场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一个地震谣言,足以令数万人接连多天惶惶不安,心理压力其实比实在的重负还要沉重煎熬。

    事后当地政府都就地震谣言发布了信息,或者说辟了谣,这应该。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想,这样大规模的谣言传播,为什么一再发生?

    山西的地震谣言传播酝酿有一个过程。在此之前,太原举行过一个小型的防震演习,没有想到,这个小范围的演习,成为地震谣言传播的触媒。

    我曾经问过一些躲震的居民,谁告你们要地震?村里喇叭喊呀!村里喇叭喊就信?嗨,太原的大官早都开始准备了。

    这就是民众躲震的逻辑推演:有人已经得到了地震消息——早知道消息的肯定是官员——消息不能公布,公布了影响生产——官员自己早已开始防震,说没有地震是为了安定人心——由是推演出肯定有地震,政府越不说,越肯定有地震。——小民上班,官员躲地震,这哪里行?我们也自顾自吧,于是一旦流言传播,各地纷纷大规模外逃躲震。

    你凭什么断定少数官员掌控了地震消息?你凭什么断定官员确知地震不予公布?你凭什么断定为了生产秩序隐瞒地震消息?你凭什么断定政府不会组织躲震?和官员提拔,一定行贿,官员出国,一定公款,官员女秘书,一定情人一样,凡和腐败特权谋私相联系的的所有社会现象,不用调查,不假思索,民众一概确信其有。

    如果有关部门当真预报地震,他不一定相信。如果不预报地震,他倒是肯定其中有猫腻。

    这就是政府没有预报地震,一个地震谣言,民众也会四散逃亡的根本原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他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中国人。今天仿佛我们都成了鲁迅,任何时候都不惜以恶意推测官方部门和公务人员的言论举动。

    这个现象似乎可以定名为有罪推断。在没有证据证明官员的清白以前,一律认定贪污受贿。在没有证据证明官员的亲属正当经营之前,一律认定庇护借光;在没有证据证明女秘书的清白之前,一律认作腐化堕落;在没有证据证明大型工程心系民生之前,一律认作政绩工程;在没有证据证明报纸电视所说为真之前,一律认定浮夸假报或者包藏其他祸心不为人知。扫黄打黑是清除政敌,修桥铺路脸上贴金,调整干部是排队送礼,加强管理无非卡住脖子索贿。不相信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公务人员的的言行,已经成为公众的集体无意识。大难当头,官员肯定先考虑自己,老百姓认准了是这样。在平时,这样评价尚无大碍,生活总还得照常进行。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民众的集体不信任,必然酿成大规模的心里躁动,大规模的无序流动等,安定祥和的日常生活于是出现爆发性危机。

    这个现象,不只是惊悚,确乎有些可怕。

    我们的“有关部门”,我们的政府官员,糊弄老百姓的事情干得太多了,媒体的宣传也是这样。可是你骗他一次可以,受骗次数多了,下次打交道,他只能首先默认你是骗子。我们的政府失信于民,那也只有一个解释,当谋私成为通例,特权成为常见,腐败成为规则,凭什么要我相信你?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已经彻底动摇。人不可能事事见闻,大部分都是间接经验,靠推理得出结论。尤其是突发事件,老百姓根本不可能自己去求证真伪,只能依靠政府这个信息控制中心。而这个官员群体,他们又信不过,集体默认他们是不可靠的。怎么办?先逃亡再说是唯一可靠的选择。

    事到今天,我们也只能长叹一口气,这是腐败分子长期作恶导致的,这是浮夸分子长期造假导致的,这是官僚主义长期不作为导致的,这是混日子的官员长期敷衍塞责导致的,他们在谋私造假的通道上号令惯了,老百姓也就习惯了怀疑他们的作为用心何在。一切都先往坏处想,这当然要严重损害执政能力。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欲挽回积贫积弱,也没有别的取巧的办法,为民众办的好事多了,为民众负责的官员多了,他自然就相信你了。

    一天一天负责,一天一天担当,一步一步建立起信任来,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即使从今天起,我们天天努力,也不知哪一天,才能唤回公信力。

    地震谣言并不可怕,民众对于政府官员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才是需要严肃思考,引起警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关于封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