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年后A股将牛长熊短--转《投资者报》访谈

(2008-08-06 13:51:00)
标签:

杂谈

 

10年后A股将牛长熊短--转《投资者报》访谈

  “熊市已来临,现在还只是上半场。”沪指在飞流直下三千点之时,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再发悲音。就像他的A股“原罪”理论遭到业界热议一样,这次熊市预言同样令身陷囹圄的广大股民唏嘘不已。再过1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原罪”是否不再上演?10年后资本市场的牛熊格局将出现怎样的变化?《投资者报》记者为此采访了这位带点中世纪预言家智慧的学者。

   《投资者报》:如果要说出A股当前比较突出的一大缺陷,你认为是什么?

   金岩石:我觉得是A股的牛短熊长的特殊性。回头看看18年的中国证券市场,不难发现一个规律:牛市时间短熊市时间长,真正牛市的时间只有三分之一。这是中国股市的一个特殊性,而在欧美一些成熟市场,情况刚好相反,牛市延续的时间往往长于熊市时间,而且从较长一段时间看,牛市行情出现的次数也多熊市行情次数。

   《投资者报》: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

    金岩石:一是中国股市本身带有的“政策式原罪”所致。早期,中国股市是让股票市场给社会主义贴牌,告诉全世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发展到后来,股市成为了为国企脱困的工具。上一轮牛市,当时面临困境的钢铁业实际上是中国当时A股市场上的主流板块,总市值一度超过了40%,股市救了钢铁业。刚刚过去的这一轮牛市,银行股占的总市值超过了40%,股市又救了银行业。把本不应该由股市承担的责任强行让它承担,这就给了股市太大的压力,行情一好起来就要承受压力,这是政策市的体现。

另一个原因是A股行业构成和上市公司结构造成的。目前股市总市值的70-80%都是国有股,股市的波动性主要发映的是国企股的成长性,国有股自身规律对市场的影响就导致了行情的牛短熊长。

  《投资者报》:10年之后,资本市场“政策式原罪”是否有改观?会发生哪些变化?

   金岩石:总的来说,未来10年,中国宏观经济可能会出现一到两次回调。未来三年经济可能逐渐衰退(经济增长7-8%为周期性衰退,10%以上为周期性繁荣),明年增长率约为8%,后年可能进一步下降,并出现由滞胀转为紧缩的局面。总体来看,近三年经济增长态势是:今年走平,明年走衰退,后年滞胀,2009—2010年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70%。

经济拐点一旦出现,资本市场也会经历相应的起伏,出现牛转熊的局面,而且熊市持续的时间较长,从现在起不少于三年时间。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除了国内本身经济规律外,还受国际因素影响,现在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延伸,道指跌破11300点,是美国经济高位回落的标志性节点,这也意味着全球股市进入了熊市,全球经济开始步入萎缩期。

  《投资者报》:如果2009—2010年股市处于熊市振荡,那么2011年后资本市场将走出什么行情?

   金岩石:2010年后的行情,要看2009—2010这三年的政策和宏观调控。这三年非常关键,实体经济修正的同时,虚拟经济在走熊,如果政府这个时期放弃市场化改革,损失将不可估量。如果宏观政策得当,国家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变,就能平稳渡过三年寒冬,迎来下一轮经济的高增长。2011年后的高增长一旦来临,资本市场将开始一轮新的大牛市,具体行情与1999年-2007年相似。当然不可能8年资本市场都走牛,其间肯定有振荡。不过,牛短熊长的情形会有所改观。

  《投资者报》:未来10年要顺利实现熊转牛,资本市场还需从哪些方面进行完善?

   金岩石:管理层应该做好两件事,一是积极救市,二是坚持改革。当然政府救市不是救指数,无论从经济学角度而言还是从事实来看,没有一个政府能救得了指数,这里的救市是制度救市,比如继续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完善各项制度,首先要把政策不稳定因素消化掉,股改进入后期,新股发行、大额增发等都应为大小非让路。

  《投资者报》:未来10年中国证券业将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金岩石:目前证券业仍以经纪业务为主,靠天吃饭的情形一再上演,步入熊市,三分之一的证券公司亏损严重,经营亏损就迫使证券公司放大投资,但事实往往是因投资风险过大而加重了经营亏损。这就是证券公司业务渠道受限所致。今后这一行情将有所改变,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现已提上日程,多层次的资本市”亟涠嘌挠占洹5比徽庋母谋洳荒苤豢孔陨恚渴谐〉拇葱隆W时臼谐〈葱露嗔耍と狄簿投嘣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