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雅.小雅.鹿鸣之什.杕(dì)杜》解析

(2010-11-08 09:51:38)
标签:

戍役

乐章

杜梨

故乡

徭役

忧伤

春光

烂漫

疲惫

诗经

文化

分类: 《诗经》解析

【原创作品】

(dì)    

——倚门望夫眼欲穿

《诗经.雅.小雅.鹿鸣之什.杕(dì)杜》解析
    《毛序》说:“《
杕杜》,劳还役也。”其实,这是一首民妇思念久役丈夫的诗,后来被统治阶级所采用,作为慰劳戍役归来的将士时弹奏的乐章。

【原文】

有杕(dì)之杜⑴,有睆(huǎn)其实⑵。

王事靡盬(ɡǔ)⑶,继嗣我日⑷。

日月阳止⑸,女心伤止⑹,征夫遑止⑺?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qī qī)⑻。

王中靡盬,我心伤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zhì)彼北山⑼,言采其杞。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檀车幝幝(chǎn chǎn)⑽,四牡痯痯(ɡuǎn ɡuǎn)⑾,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⑿,忧心孔疚⒀。

期逝不至⒁,而多为恤(xù)⒂。

卜筮(shì)偕止⒃,会言近止⒄,征夫迩止⒅。

【注释】

⑴ 杕(dì)树木孤立的样子。杜:杜梨树。

⑵ 睆(huǎn)果实浑圆的样子。

⑶ 王:王家,公家。中:公事、公差。靡:无,没有。盬(ɡ  ǔ)止息,停息。靡:没完没了,没有尽头。

⑷ 继嗣:继续,延长。日:服役归期的日子。古代行役,规定为春行秋返、秋行春返,此时深秋已过而不见返,归期一再拖延。

⑸ 阳:阳月,农历十月。止:之,语尾助词。

⑹ 女:女人,指思念丈夫的怨妇。

⑺ 遑:空闲,休息。

⑻ 萋萋(qī qī)茂盛的样子。

⑼ 陟(zhì)登。

⑽ 檀车:檀木制的车,质地坚硬致密,适合制作车轮。幝幝(chǎn chǎn)破敝的样子。

⑾ 痯痯(ɡuǎn ɡuǎn)疲劳的样子。

⑿ 匪:通“非”,没有。载:装,引申为捎带物品或信件。来:回。

⒀ 孔:甚,很。疚:苦恼,病。

⒁ 期:服役的期限。逝:过去。期逝:期限已过,指逾期。至:到,回到家门。

⒂ 恤(xù)忧,忧虑。

⒃ 卜:火烧龟甲,依据烧出的裂纹判断吉凶。筮(shì)用蓍草五十根依法排比判断吉凶。偕:皆,俱,都。止:完毕。

⒄ 会:合言,指占卜算卦都这样显示。言:言说。会言:都说。

⒅ 迩:近。

《诗经.雅.小雅.鹿鸣之什.杕(dì)杜》解析
【译文】

  一株杜梨树生在路旁,

  浑圆的果实挂满了枝头。

  王家的差事没有尽期,

  服役的期限又被延长。

  日子已到十月里,

  怨女心中添忧伤,

  出征的丈夫啊你何日有空回故乡?

 

  一株杜梨树生在路旁,

  绿茵茵的叶子真茂盛。

  王家的差事没有尽期,

  我的心里太悲伤。

  草木茂盛又繁荣,

  怨妇心中悲凉愁断肠,

  出征的丈夫啊你何时歇息还故乡?

 

  登上那北边的荒山坡,

  采摘那圆嘟嘟的红枸杞。

  王家的差事没有尽期,

  忧虑父母的生活无所依。

  檀木造的车子已破旧不堪,

  驾车的四匹公马也十分疲惫,

  出征的丈夫啊你的归期为何遥远?

 

  既没有书信到啊也不见人回,

  忧心忡忡啊积思成疾。

  役期已过为何还不回来,

  叫我忧愁又担心。

  占卜占筮皆已办,

  全都言说相会之期已临近,

  出征的丈夫啊很快就会归家门!

【解析】

倚门望夫眼欲穿

 《诗经.雅.小雅.鹿鸣之什.杕(dì)杜》解析
    本诗可称为“闺思诗”或“闺怨诗”。汉《盐铁论·繇役》云:“古者无过年之繇,无逾时之役。今近者数千里,远者过万里,历二期。长子不还,父母愁忧,妻子咏叹。愤懑之恨发动于心,慕思之积痛于骨髓。此《杕杜》、《采薇》之所为作也。”此段话对本诗题旨的概括是非常准确的。《采薇》写久役不归的丈夫思念家里的妻子,《杕杜》写在家的妻子思念久役不归的丈夫,此二诗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漫长的徭役在人们生活上心灵上造成的巨大创伤。应该看到,《盐铁论》所述为汉时的徭役状况,而汉以前乃至周代的徭役制度可能更甚。

  第一章是“冬季相思”。“一株杜梨树生在路旁,浑圆的果实挂满了枝头。”据《本草纲目》载:“杜梨似梨而小……结实如小楝子大,霜后可食。”与“日子已到十月里”相呼应,表明日月已到了初冬季节。按照古代行役的规定,役夫春行秋返而秋行冬返。诗中的征夫,应该是在春天应征服役,到了杜实成熟秋去冬来之时,还没有回来。为何会出现此种情况呢?诗人明确地给了答案:“王家的差事没有尽期,服役的期限又被延长。”于是,“怨女心中添忧伤,出征的丈夫啊你何日有空回故乡”之句喷涌而出,表达了怨女心中的焦灼和忧伤。

  第二章是“春季相思”。“一株杜梨树生在路旁,绿茵茵的叶子真茂盛。”杜叶密密,草木萋萋,到处充满着春意,到处荡漾着春光,山花烂漫,泥土芬芳。去年的此时此刻,在那个杨柳依依的日子里,可爱的丈夫离开了家;今天,又到了草木萋萋的季节,丈夫还不见归来,触景生情的怨妇怎能不生出“心中悲凉愁断肠”的忧虑?叫她的心底怎能不发出“出征的丈夫啊你何时歇息还故乡”的呼唤?读到此处,我们忽而想起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枝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虽然他们相隔上千年之遥,但心情完全是可以相通的。

  夏季已经来临并进入盛暑,出征的丈夫还没有回还,于是,“登上那北边的荒山坡,采摘那圆嘟嘟的红枸杞。”在这里,“登高采杞”既起着暗示时间的作用,又有着望远怀人的意味。丈夫未归,妻子本人已经无可奈何地适应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父母的生活无所依”。可见,“王家的差事没有尽期”,不仅使年轻的夫妇不能团聚,而且使年老的父母无人赡养。此时的少妇,大概已经擦干了心头的泪水,转而思索公婆的侍汤送药了,同时她把另一半心伸向了遥远的不知地名的远方,惦念起了丈夫的安危:檀木造的车子也该破旧不堪了吧?驾车的四匹公马也该十分疲惫了吧?既然人疲马乏车破败,丈夫的归期不会太远了吧?

  转眼间,秋返的日子又快来临了,但仍然是既无书信来又不见亲人归,吉凶莫测无人知。“忧愁又担心”的妻子又是占卜又是占筮,一切能想的招数全都用尽了,仍然音讯全无。按照古代的习惯:大事先筮后卜,小事则只卜不筮或只筮不卜。丈夫未归当然不是军国大事了,可她却又筮又卜,这并是她多此一举,恰恰反映了她忧急惶乱的心理状态。万幸地是,这一次的筮卜之辞皆吉利,“全都言说相会之期已临近”,这又在思妇的心里点燃了一线希望之火,她一跃从床上爬起来,奔走相告于邻里亲朋:出征的丈夫啊很快就会归家门!

思妇的丈夫回来没有?诗到此处戛然而止,没有再写下去,它没有告诉我们明确的答案,我们的心头定会涌上一个意念:但愿不会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个留在我们心里且永远无法摆脱的悬念,将会长久地揪着读者那颗善良的心!

  从冬到春,从春到夏,又从夏到秋,这种犹如浮萍的思念是漫长的,也是极为痛苦的。从一个家庭的遭遇,从一个弱妇的期盼,反映出了古代无休无止的徭役带给人民的苦难,的确有着深刻的认识意义。

  在此我们还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本诗只是反对久役不归,并不是简单的反对徭役,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深明大义。在列强陈边、外族骚扰、国境不安的情况下,全国人民包括妇孺,都知道“卫国才能保家”的道理,且义无反顾地送别自己的亲人踏上漫漫的徭役之途,这就是一种奉献,这就是一种牺牲,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光荣之魂!至于此种大奉献中的幽怨,也正是处于对亲人的关怀和人性的体现,这也就是“哀而不伤”的悲壮!

《诗经.雅.小雅.鹿鸣之什.杕(dì)杜》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