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任何一家以平台战略为目标的企业来讲,一定要有一个平台去承载其战略。目前在工业4.0领域受人关注的红领就处于推行平台战略的关键时期,从工业4.0研究院分析来看,红领平台战略实施的关键是酷特模式能否推广起来,这也是红领及酷特挑战淘宝的前提条件。
目前红领公开的资料不多,工业4.0研究院主要查询了互联网、红领官方网站、中国互联网工业联盟以及访谈了部分熟悉红领技术及经营相关的管理人员,逐步拼凑出红领以及酷特模式的整个战略布局,部分内容不完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红领基于车间的智能化变革
虽然在服务行业有不少企业都在尝试提供个性化制衣的服务,但真正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实现个性化的,并不多见,大都是实现了部分个性化或智能化产品。从工业4.0研究院了解的情况来看,红领在车间初步实现了该行业较高的自动化,也实现了信息化,因此,从所谓两化融合的角度看,红领是一个典型案例。
http://www.580114.com/Services/BlogAttachment.ashx?AttachmentID=15417
红领的确在不断摸索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结合,期望通过这两者的结合,实现个性化产品服务。但客观的讲,服装行业早就有不少企业在做这方面的探索,诸如山东如意、温州报喜鸟、乔治白、法派以及湖南派如意等服装厂商,也在大规模个性化制衣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由于工信部把红领作为两化融合典型的缘故,红领自然更为大众和行业人士熟悉。
在进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摸索过程中,红领把重点放到车间是合理的,因为缺乏车间的智能化改造,是无法满足前端构建电子商务入口的可能,正是因为在车间实现了诸如部署传感器、自动化设备以及信息化终端等工作,红领在衔接用户需求方面在行业内做到了较好的水平。
酷特智能生态平台的战略意义
直到2015年上半年,红领主要推广宣传的还只是所谓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的红领模式,讲述的故事仍然是如何通过工厂改造和模式变革,实现了面向消费者的C2M变革。
但是,在服装行业的人士都很清楚,据工业4.0研究院官方微信群的知情人士透露,几乎每个服装老板都亲自到红领的平台上去下过单,体验过红领的个性化服务,但个性化服务能够达到的质量水平差强人意,但为什么还要推广红领模式呢?
http://www.580114.com/Services/BlogAttachment.ashx?AttachmentID=15419
答案估计应该是酷特智能生态平台。
红领的新总裁张蕴蓝(红领创始人张代理的女儿)对媒体透露,酷特模式也被称为“酷特智能生态平台”,跟诸如SDE(源数据工程,Source-Data-Engineering,英文翻译未经证实)等概念结合紧密。
http://www.580114.com/Services/BlogAttachment.ashx?AttachmentID=15418
更进一步的分析揭示的信息显示,酷特智能生态平台的定位跟淘宝没有太大的差别,本质上就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但酷特智能生态平台跟供应商(工厂)结合得更加紧密。在如何实现结合更加紧密这件事情上,酷特智能生态平台的设计的确考虑了红领的优势,那就是推广酷特模式和SDE工程,通过张代理提出的源管理思想和智能工厂改造工程,可以培养一批可以对接酷特智能生态平台的工厂,这样就解决了淘宝解决不了的问题。
红领如何挑战淘宝现有的地位
《哈佛商业评论》在多年前就对平台产品和平台战略进行过分析,诸如ERP之类的产品,那就是平台产品,这样的平台产品不具有强烈的双边市场效应,因此不是平台战略追求的目标。
红领平台战略的核心是酷特模式,这种模式跟红领模式不同,红领模式只是一个单一的端到端集成的案例,也就是解决了供应链、智能工厂和电子渠道(电子商务)的高度集成,但这显然无法满足红领不断融资的需要,一定有一个更大的故事才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
淘宝已经是一个平台生态,它已经具有较好的规模经济,也符合双边市场经济所规定的商业模式体系,因此淘宝模式已经比较稳定。任何想挑战淘宝的企业,都会面临要么比淘宝具有更高的效率,要么重构淘宝模式所代表的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
显然,红领和酷特选择了后者。
工业4.0研究院有理由相信,红领及酷特已经对所谓互联网工业概念所带来的新模式胸有成竹,落脚点放到智能工厂转型升级上,这应该抓住了服装行业的痛点,大量低效率的服装工厂是缺乏效率的,应该由平台企业去改变这个现状,虽然平台企业付出比较大,但有助于推动其平台战略,也是非常值得的。
总而言之,红领和酷特目前推动的酷特智能生态平台,符合它们所处服装行业的特点,在该领域,红领和酷特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其他拥有同样理想的服装企业,应该认真学习红领和酷特模式。对于将来更大的挑战淘宝模式的构想,则需要更好的战略及模式设计,当属后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