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文殊院文殊坊的一些记忆

(2020-12-18 10:55:57)
标签:

文化

旅游

历史

分类: 原创散文

成都文殊院文殊坊的一些记忆

成都文殊院文殊坊的一些记忆

(文\图)海笛

文殊院在成都市的西北角中心地带,占地面积82亩,殿堂房舍190余间。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古称为信相寺,始建 于隋朝,明末毁于战火,康熙年间慈笃禅师在这片废墟上重修后,更名为文殊院,距今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清康熙皇帝三次书诏慈笃禅师进京,御赐“空林” 横幅于文殊院,后也被称之为“空林堂”。这里是全国汉语系佛教重点寺院,中国长江流域四大禅林之首(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四川的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解放后,成都市对这里进行多次建设,增种了上千株银杏、香樟、梅花、玉兰等花木,增设了茶座和极有特色的素餐馆等,是成都人的佛事、游览 场所。 

成都文殊院文殊坊的一些记忆

成都文殊院文殊坊的一些记忆

成都文殊院文殊坊的一些记忆

文殊院有天王殿、三大土殿、大雄宝殿、讲经堂及藏经楼,为清代建筑风格,纯木结构,浑然一体。均依次在正对山门的中轴线上,气势恢宏、巍峨壮观。各殿 楼空窗花式样繁多、精巧,堪称国内佛寺之冠。院内有200余尊铜铸、铁铸、彩塑、脱纱、木雕、石刻佛菩萨造像,工艺精湛,造型饱满。院内藏有大量珍贵宝物 典籍和书画,佛陀舍利和唐玄奘顶骨舍利、舌血《华严经》、发绣观音、贝叶经。康熙、果亲王、刘墉、张大千的书画最为著名。佛陀舍利和唐玄奘顶骨舍利供 奉于宸经楼之中,是佛教中最为珍贵的圣物。宸经楼,是文殊院建筑群中心、高大雄伟的殿堂,两层木质架构,前檐设置有高大的木柱,高近十六米,一旁古树 环绕,显得古朴而幽雅。 

成都文殊院文殊坊的一些记忆

小时候,我家住在成都北门府河边。1965年上初中在成都26中(文武路中学),从家到学校就二十分钟距离。当时河边有条近路到校,要节约一些时间,这条路 从文殊院的围墙边穿过。我最喜欢夏天走在文殊院红墙黄瓦,绿树掩映的墙外,听寺庙里树上的蝉鸣,与河边蝉声不同,长声吆吆,让我入迷。那高高的围墙, 阳光从树枝上透出,把斑驳的影子投在墙上,有一种神秘。仅一墙之隔,墙内寺庙的屋顶,森森的树木,时有和尚的颂经声,总觉那里面是另一个世界。

成都文殊院文殊坊的一些记忆

文殊院门外,就是现在打造的文殊坊景区。那时的街道很窄,有家张凉粉店,小吃锅盔凉粉很有名,没有现在的店面大,调料用10余种香料精制而成,异香扑鼻 。据老成都人说这里的锅盔凉粉郭沫若李劼人都来吃过,还写过文章称赞。那时到这条街,人还没走走拢,就能听到师傅打锅盔敲擀面杖邦邦的声音。张凉粉店 在旁边临街开一小窗口,专卖锅盔,如今这个小窗,已看不到了。这里的锅盔有椒盐、葱香、五香、红、白糖锅盔等品种,但白面锅盔却是我们小孩的最爱,花 钱不多,吃得热火。因白面锅盔那时最便宜,六分钱一个,有时向家长要了点钱,买一个锅盔,再花二分钱夹上点大头菜丝或凉粉。两三个同学你一口我一口, 边走边吃,一会儿就到学校了,嘴角边还有辣椒油的痕迹,口里还有锅盔的余香。大家舔舔嘴唇,咽咽口水,还回味很久。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逗钱买了一碗这 里的甜水面,甜水面小拇指粗,一根特别长,一碗大概就几根。甜酱油、麻酱、红油、蒜汁与面混合,调料全部都裹在面上。我们用手各人抓在手里吃,面条很 有嚼劲,入口微甜,伴随着花椒、蒜泥、辣椒油的混合,在嘴里久久咀嚼,连手指都要吮干净,至今还会想起。

成都文殊院文殊坊的一些记忆

后来人大点,才走进文殊院,看到它的真容,对文殊院有些了解。更多的是每年的除夕夜,或者大年初一的早晨,同家人朋友逛文殊院。在人头攒动、烟雾缭绕 中为来年祈福,走过这座城市的月月岁岁。如今文殊院附近的五岳宫街、白云寺街、楞伽庵街和金马街这几条街的打造,崛起的成都文殊坊旅游景区更引人注目 。景区保留了成都许多逝去的东西,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美食、特色购物等,吸引八方来客,传播老成都的人文风貌、民俗风情和休闲文化,是海内外 游客认识成都、体验成都休闲文化的重要窗口,是成都的打卡地之一,深得人们的喜爱。

成都文殊院文殊坊的一些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