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现在很多父母问亲子阅读的事情。很多婴幼儿的父母,常常苦恼,说,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孩子撕书;等等,怎么办?
我们常常想象的画面是这样的:孩子好好坐在我们的腿上,安安静静地听我们读完一本书。但实际上呢,很多孩子咬书,砸书,摔书,或者翻两页就丢一边了。真是太让爸爸妈妈们沮丧了。我就自己给两个孩子念书的经验,来讲一些体会。
给婴幼儿读书,首先要考虑到婴幼儿自身的特点
要考虑到婴幼儿的发展特点,比如他们的认知水平,他们的理解能力等等,给他们挑选合适的书。我一个朋友曾跟我抱怨:
所以说,给孩子读书,就要挑孩子爱看的书,而不是挑父母希望孩子看的书。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婴儿,是感觉动作期(或感觉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
在感觉动作期,婴儿赖以吸收外界知识的图式,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以及各种动作。所以我们刚开始给婴儿介绍书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特别的书。
比如,eric carle的饥饿的毛毛虫,书上有小洞;两只蟋蟀,这是有声读物,翻到最后一页,蟋蟀会叫;还有一些触摸书,孩子可以触摸书上不同的质料;还有一些书,有活动页,孩子可以翻那些活动页,也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到书上。
其次,注意孩子的兴趣,反复阅读
我们家1岁以前,反复读的书大概有10本书,就是要和孩子反复阅读这些书。eric
carle的《饥饿的毛毛虫》(每次说到毛毛虫变成花蝴蝶,大宝就很开心);《安静的蟋蟀》(翻到最后一页,蟋蟀会叫,大宝也非常喜欢,而且每次开始都这本书他就在期待后面的蟋蟀叫);还有《泰迪熊》
(是触摸书,熊的鼻子,爪子,衣服,材质不同,让宝宝感觉不同的质料);《barney at the
park》(也是触摸书),等等。
大宝非常喜欢看书,我们从4个月就开始看。我通常观察他注意力的方向,他看到哪里我就说哪里。这一点很重要。
和孩子读书的时候,读书就是一个有意思的游戏,要顺着孩子的兴趣来读,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喜欢。
要是不顾孩子的兴趣,非要按照父母的节奏或者顺序来读书,你说孩子能喜欢这个游戏吗?
有些父母认为,给孩子念书,正确的方式是坐下来,把一本书从头念到尾。有时候孩子看到书上他喜欢的一个物体,比如一个公鸡,他觉得很有意思,很想反复看,可是父母不管他的兴趣,一页一页按顺序念下去,这样的话,就难怪孩子不愿意看了。所以,
我们最好顺从孩子的兴趣,在他们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看他们的眼睛看在什么地方,看他们的手指在什么地方,能发现他们的注意力在什么地方,顺着他们的兴趣给他们念书,
这样,孩子才会对阅读越来越感兴趣。随着熟悉的东西越来越多,注意力的长度和广度越来越进步,他们的信心也会越来越强,对能够坚持阅读的时间也会逐步变长。
每一页说的越简单越好,通常说名称,动作(并且模仿);有动物就模仿动物叫,有车就模仿车的声音。总之,念书的时候父母自己要投入,声调要愉快,经常变调,模仿动物叫,车车叫要有趣。我们每天要把这些书念2,3遍,翻来覆去。到他8个月,已经滚瓜烂熟,他自己能翻完一本书,而且每翻一页,就自己做动作,比如看到太阳,就做太阳;看到蝴蝶,就做飞状。而且,当他熟悉了这些书之后,我们每晚临睡前,会脱离书来讲故事。他也很投入,我讲到:“嗒-
嗒,毛毛虫变成了。。。” 他自己早在那里扇两个手臂,表示毛毛虫变成了花蝴蝶。
孩子不喜欢读书怎么办?
有的父母说:“那我家孩子不喜欢看书怎么办?”别着急,孩子不喜欢看书也是正常的。要知道,几个月大的孩子,是通过嘴和舌头,还有手的触摸来认识世界的。这就是他们喜欢把什么东西都拿来放到嘴巴里,包括很多孩子喜欢“吃书”,而不是“读书”。如果你的孩子喜欢“吃书”,翻书,把书在地上砸,不要着急,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正常举动。
我家小宝小时候也不爱看书。他到8,9个月的时候,还爱啃书;要不然就是翻到第一页,然后直接把书翻到最后一
页,对书里的东西一点不感兴趣。我就想:大宝可能是视觉学习,什么东西看一眼就记住了;小宝可能动作学习,需要用手的触摸来学习。两个人不一样,不必用同样的办法。
让他们熟悉这些物体和场景
我找立体的东西来代替书上的东西
书上的东西是平面的,只能看。而有的小宝宝学习要通过触摸,放到嘴巴里咬等多种方式。我想个办法,买了些小动物,不同材质的,不同颜色的,甚至不同样子的(有的做的逼真一点,有的做的卡通一点)。我想大家给一岁以前的孩子买的书都挺简单的。翻一页,指着上面的动物说了名称,再学这个动物叫。然后就给他/她这个动物,他/她拿过去咬也好,摸也好,反正他在探索这个东西,你在一边可以说 这个动物的名称,用夸张的声调学这个动物叫,吸引孩子的注意。一次不要太多,2,3个就好。慢慢她把这个动物和书上的图联系起来了,也把叫声和这个动物联系起来了。当他们熟悉了这些动物或者物品,那么,再让他们看书上的这些东西,他们就觉得有意义了,就会喜欢看了。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看卡片代替看书
我就买了些卡片,卡片的图案要逼真的那种。给他看一张卡片或者给他玩,然后学动物叫。有的时候给他看两张卡片,问他其中一个动物在哪里。一开始他可能不会指,或者指不对,不要紧。把对的那张给他,并鼓励他:对了,这张是小猪猪。因为小孩很小的时候,还不会用手指,如果让她看书,并让她指书上的画,可能一开始要求有点高。用卡片的话,他可以抓住卡片。这样的游戏,也可以让孩子把名称和图像联系起来。特别要注意,这个卡片,不是由父母一张张给孩子看,让孩子学,一定要给孩子,让他主动学习,和父母有很多互动,由着他的节奏,让他抓着玩,自己把名称和图像练习起来。
我还尝试用孩子自己的照片当书来讲。很简单,把孩子的照片放在相册里,看照片说故事。因为照片里的人和事是孩子熟悉的,他们会觉得这对他们来讲是有意义的,所以他们也有兴趣。最主要的,经过这样的讲故事的过程,他们会发现,哦,原来还有这样一种游戏,妈妈指着一个画面来讲宝宝吃饭的事情,宝宝坐车车的事情。慢慢他们会接受,哦,读书是这个样子读的。
每个孩子不一样,父母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读书方式
有趣的是,我家两个孩子一开始表现出来对书的兴趣不同,最后殊途同归了。小宝到1岁半的时候,突然对书里的东西感兴趣啦,特别对单词感兴趣,指着让我念,颇有他哥哥小时候那股勤奋劲儿。所以说每个孩子的发展节奏不同,兴趣不同,有时候爸爸妈妈不要强求,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才好。再比如,大宝读书,喜欢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他要是喜欢这本书的话,就会从头再看一遍。小宝不一样,如果我读完一本书,他就翻到他喜欢的那一页(有时候他喜欢那一页的图,有时候他喜欢那一页文字的发音),让我反复地念这一页。我从来没有不耐烦,我说过了,孩子喜欢看哪里就念哪里。他让我反复念我就反复念。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老翻到某一页,是不是我念得不够有意思?不是的,孩子如果喜欢一样东西,喜欢通过反复的方式来学习。
亲子阅读,最大的收获是孩子和我们分享的一段时光,将来是他们的美好回忆。所以,在亲子阅读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兴趣。我曾经对朋友说:孩子认字不是读书的目的。有的父母觉得要早教,早给孩子读书让他们认字。其实,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念书,一方面这是亲子游戏。这里面不光是传授知识,还有我们之间的情感互动;另一方面,和他们一起念书,是培养他们能从小对阅读有兴趣,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念书可以培养他们的专注力,想象力,语感,等等。所以如果你觉得孩子没有从读书中认识单词,不要紧张,读书对他们其它方面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如果光要求认字,就得不偿失了。
P.S. 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幼教博览》2010年第四期,有重新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