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情绪亲子互动适度刺激 |
分类: 心理/教育/杂谈 |
亲子互动的重要性
by陈忻
by
Still
当母亲给与婴儿合适的交流、饱满爱的情绪,婴儿对此做出相应的回应,微笑,哑哑儿语;当母亲根本没有反应,没有语言,没有情绪,婴儿用不同的尝试想发起和母亲之间的正常交流,尖叫,用手指,当没有得到回应时,他绝望了,视线和身体都“撤退”了,离开了不能交流的对象。
常看我微薄的朋友会发现,我一向很强调亲子互动。互动的过程包含眼神的对视,语言,行为以及情绪。虽然母亲没有消失,人还在那里,但是,婴儿已经能够明白面部表情和情绪之间的关系,他们具备初步的社会性认知;并且他们能够尝试运用他们自己的表情和注意力去重新引起和母亲的交流,说明他们从以前的交流经验里学习到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怎么引起别人的注意等等简单的goal-directed
我们自己也做过实验,让婴儿面对毫无表情的假人以及毫无表情的真人。在真人的情景下,婴儿表现出更多的探究和企图引起互动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是随着年龄(即和人交往的经验增多)而更多。这表明婴儿能够分清哪些是可以作为社交对象而哪些只是物品。
不仅仅是母亲,周围的人,父母,祖辈,保姆等等,这些人对婴儿展示的语言、行为、情绪都会对婴儿产生影响。良好的互动是婴幼儿心理健康、正常发展的保证。
我们说任何刺激要适度,和婴儿的互动,也要适度。过多的刺激,过多的信息,比如,不停地和婴儿讲话,展示图片等等,而没有给与婴儿回应的时间和空间,也会令婴儿“撤退”。通常0-6个月,婴儿喜欢面对面的交流(face-to-face
@聪明宝宝_陈博士
后一篇:(长微薄)关于视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