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比树立图腾形象更重要(2013年1月)

标签:
教育价值观图腾刻板印象 |
分类: 发表的文章 |
据报道,有个高中老师提倡群狼精神,用狼作为图腾来管理班级。到底要不要培养孩子的“狼性”?现在的教育应该培养“狼性”还是“羊性”。人们对这种做法褒贬不一。
更多的讨论,请看这里:http://bjyouth.ynet.com/3.1/1301/30/7793229.html
北京青年报成长读本栏目2013年1月30日
学者观点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比树立图腾形象更重要
◎陈忻
通常,人们对狼或者羊都有一个刻板印象。比如,说到狼,人们会想起冷酷、残忍、独行等等一些形容词。而说到羊,人们会想起温顺、任人宰割等等的形象。之所以用“群狼精神”来管理班级是否合适引起纷纷争议,也是因为人们无法摆脱对狼的这些不好的刻板印象。
真正去看董庆军老师提倡的“群狼精神”,我发现他提倡的是团结协作、同进同退、充分沟通、永不放弃等等好的精神。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狼名,在狼的精神的旗帜下,班里的同学精神面貌特别好,学习的积极性也特别高。
这件事情,说到底,其实是班主任怎么向学生传递价值观,传递什么价值观。董老师通过树立一个图腾形象的办法向学生传递了一定的价值观,而且这种价值观又 是经过删选,汲取了狼的精神里面好的一部分。所以,在这个班级还是取得了成功。不过,这个做法是否值得推广,还是值得再商榷。董老师熟读了很多关于狼的书 籍,充分了解狼的精神,并且作出了合理的删选。如果别的老师不是很了解狼的精神,一味去机械模仿的话,由于人们普遍对狼的形象有刻板印象,那么对这个班级 的群狼精神的模仿,很难保证不会模仿走样。如果模仿走样,对学生势必会造成不好的影响,难以形成激励人的价值观。
说到在一个班级传递一定价值观,是不是一定需要树立一个形象呢?在美国的小学课堂,老师很注重培养合作的品质。一方面,孩子从小接受的价值观是,每个人 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们从小就知道,每个人的头发、眼睛、皮肤的颜色不同,每个人更有他特有的个性,所以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另一个方面,在承认个体差异的 基础上,老师会要求孩子们在一些项目上合作。比如,阅读的时候,一一搭配,两个孩子轮流阅读,互相提问和讨论,增加对所阅读文章的理解。每个年级,老师根 据对孩子的发展特点的了解,对孩子合作的项目和要求也逐渐提高。学生在具体的过程中,通过行为,逐步了解合作的精神和合作的理念。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学 习人际沟通的技巧。
所以说,传递一定的价值观,并不一定要树立一个特定的形象。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在行动中学习,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就形成了,不仅有观念,还有技巧。这些观念和技巧,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甚至生活都会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这是关于合作的例子。其他观念的培养,往往都是通过潜移默化,通过实际的行为建立和逐步发展。至于培养成狼还是羊,到底要不要树立一个特殊的形象,就不要特别纠结或者刻意去模仿了。